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3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36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61.
不管是卢武铉支持者们的极端指责,还是李明博政府的过当应对,都反映出卢武铉之死同政治斗争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特别是在韩国这样一个民主化仅22年,同时也是一个保守与进步极端对立的国家里,反腐败一直是政党政治中制服对方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662.
马来西亚第15届大选使其政党政治出现五重变化,即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初步形成、族群和多元政党制度并存、伊斯兰政党悄然崛起、东马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和最高元首虚位角色日益实权化。这些新变化折射出马来西亚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转型,其背后多重动因相互交织。马来人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反腐败进程持续深化、东马自主意识的强化和仇恨政治的推波助澜,是马来西亚政党政治产生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63.
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和人民党交替执政是西班牙政党政治的基本特点。在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丑闻、地区分离主义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西班牙社情民意发生深刻变化,政治力量分化重组,左翼民粹主义和极右翼政党相继兴起,左右翼主流政党主导的格局受到冲击。2023年大选后,西班牙政党格局碎片化有所缓解,但左右阵营极化和央地矛盾尖锐化仍然突出,组阁僵局再次出现。随着政治力量对比和执政合作方式不断演变,西班牙传统政党和新兴政党、全国性政党和地方性政党之间的博弈将更趋激烈复杂。  相似文献   
664.
柳宝军 《理论导刊》2023,(11):19-27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重大论断彰显了百年大党管党治党、长期执政的忧患意识和战略清醒。“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形态和现实表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保持高度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难题,思想上实现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的难题,作风上始终坚守本色、自我监督的难题,组织上确保体系健全、功能强大的难题,纪律上坚持法纪严明、政令畅通的难题。大党独有难题的生成机理主要在于使命性指导思想的消退、时代性调适变革的弱化、革命性自我锻造的缺失、常态化制度规范的缺位等。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协同推进,即提升体系化党内教育的显著效能、维护长期性团结统一的政治领导、运用科学化管党治党的方式方略、完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665.
后“脱欧”时代英国政党政治的演变经历了渐进式寻求再平衡的阶段,而2022年英国政局动荡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英国首相苏纳克在内外政策上出现务实转向,工党则采取相对谨慎的立场应对变局,英国政治中“苏纳克—斯塔默共识”的端倪初现。当前,英欧接近、妥协、合作的态势有所加强,达成了关于北爱尔兰贸易问题的“温莎框架”协议,在政治安全合作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这一政策变化仍呈现出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特征。英国对欧政策与英国政党政治变化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苏纳克—斯塔默共识”的实效性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相似文献   
666.
郭馨怡 《现代国际关系》2023,(8):89-106+155
近年来,英国政党政治深陷政坛长期频繁动荡的“持久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传统两党政治弱化、政党碎片化程度提高、多个地方分离主义政党趁势崛起。一方面,长期执政党保守党内斗激烈,数度引发国家政权更迭,政策连贯性降低;另一方面,反对党工党连续多年选举表现不佳,执政准备与能力相对不足。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脱欧持续带来政治分裂,深层次原因是两党各自党内意识形态争议的加剧。此外,英国的权力下放和选举制度客观上为地区性政党崛起提供了制度便利。受到经济治理失败和右翼保守派分化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保守党的强势地位或将有所下降。工党的选举表现则取决于其能否合理平衡党内关于脱欧和意识形态的分歧,重新建立稳定的多数选民联盟。  相似文献   
667.
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首先就体现为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引领和主导。在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方略下,“党领导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关系的最集中体现,是破除“党大还是法大”伪命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路径。党领导立法,既要符合现代政党政治与立法关系互动的法治原理,又有其独特的政治意涵、确立方式、组织机制和实现形式,还要面临党与国家立法机关、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党领导国家立法与党领导党内立规等诸多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668.
政党政治是理解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价值理念和观念认知塑造的重要载体。对于中国政党政治而言,中国独特社会政治结构是塑造其内在特征的关键要素。从比较的视野去把握中西方政党政治区别是准确把握二者差异性的重要方法,也是增强中国政党政治解释力和说服力重要途径。中国政党政治在其内涵、过程和效用上,都与西式政党政治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政党政治是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路径,建构中国政党政治话语的重要基础,也是确立中国政党政治话语的重要依赖。  相似文献   
669.
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呈现出选情较为冷清、蓝绿白三方争霸、充斥负面选举手法等特点。选举结果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民进党的“抗中保台”路线,展现出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尤其是对2024年“大选”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70.
人民政治是与政党政治相对的标识性范畴,人民政治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人民是人民政治唯一的价值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创造了丰硕的人民政治理论和实践成果。审思中国共产党践履人民政治的历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政治理论本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人民政治实践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人民政治根本规定;构建人民政治话语是人民政治重要保障。在人民政治逻辑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本质上就是强调中国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维护人民权威、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权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道路,推动人民政治不断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摆脱政党政治流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