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江西政报》2007,(3):4-7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对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的管制,防止核武器扩散,防范核恐怖主义行为,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332.
二战结束之际,美国投向日本的两颗原子弹将刚刚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的苏联引向了另一场战争一核武器的研制。四年之后,代号为PДC-1的苏联第一颗试验用原子弹爆炸成功。决定苏联核武器研制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而核武器生产厂的人才政策及劳动纪律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33.
1968年7月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规定了有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 事国, 其他国家都是“无核国家” , 有义务不发展、不制造核武器。但是到2005年底, 世界上已有八、九个国家拥有 核武器, 大约27000枚核弹头, 这样多的核武器足以使地球毁灭若干次。制止核扩散、维护国际安全成为当今国际 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 制约核扩散的国际法机制主要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为核心。围绕着这两个核心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条约和机构。但是, 这个国际法机制并不完善, 存在很多 问题。  相似文献   
334.
针对核武器作为终极武器的特征日益显露和核武器扩散所带来的毁灭性威胁,建构无核世界的呼声正与日俱增。2007年1月4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舒尔茨,前国防部长佩里,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纳恩等四名重量级前政要公开呼吁要最终建立无核武器的世界。2008年12月9日,全球的100位政界、军界、商界和民间领袖在巴黎发起一项名为“全球零核”的倡议。  相似文献   
335.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对防扩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内部防扩散、和平利用核能和核裁军三大支柱的不平衡发展,外部受东北亚、南亚、中东的地区核扩散和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的挑战,条约正面临诸多困境.国际防扩散和核裁军领域的新进展让人们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10年审议会议充满期待,但我们看到仍有大量困难和挑战,因此应抱谨慎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336.
苏联解体前夕,特别是"八一九"事件后,苏美交涉频繁.其中有关核问题的交涉,双方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布什1991年9月27日的讲话和戈尔巴乔夫10月5日的回应,奠定了双方有关核问题尤其是战术核武器处理的基础.苏联转型时期的核安全得到了较好维护.  相似文献   
33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恶化并形成冷战.为反击美国的遏制政策和核威慑,苏联抓紧实施核计划,建设核工业.在建设核工业期间,苏联采取了独特的核工厂生产和生活管理模式,为核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在最短时间内打破美国的核垄断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38.
丁伊 《国际安全研究》2022,40(2):78-103
2021年1月22日起生效的《禁止核武器条约》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核武器的拥有、研发、储存、转移、试验、使用或是威胁使用等行为,从而将核武器完全非法化。尽管《禁止核武器条约》反映了人道主义的关怀和无核世界的愿景,但该条约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都面临着不小的困境。从理论上看,《禁止核武器条约》以确立禁核规范来推动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国弃核的逻辑基础并不牢固,因为规范可能退化甚至被颠覆,未必能够对国家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在现实层面,《禁止核武器条约》则因为全盘否定核威慑的重要性而遭到拥有核武器国家及其盟国的联合抵制,并暴露出该条约忽视部分国家的安全关切、损害国家自卫权利以及忽略裁军核查机制等不足。鉴于国际社会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产生了诸多争议,未来,该条约还是应当落脚到分步骤、渐进式的核裁军路线上来,需要在提供安全保证、区分禁核情形、建立核查机构,以及加强与不扩散国际机制兼容等方面进行完善,以促进当前核不扩散国际机制的改革和推动陷入停滞的核裁军进程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339.
核能力:可造核武器韩美两国一直认为,朝鲜2006年的核试验当量在1000吨以下,并非核弹试验而是核爆破装置试验。但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  相似文献   
340.
1960年11月,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实验成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7年6月,第一枚氢弹空爆实验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一号”发射成功。1975年11月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首次发射获得成功。1980年5月,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