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9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71.
国防部长有枪顶着卫兵领队福伊德的脑袋说:“你们要像保护鸡蛋一样,形影不离地保护好两名中国记者,否则要你的脑袋!”  相似文献   
72.
杨漪 《法制与社会》2010,(30):279-279
自2008年以来,索马里以北亚丁湾地区的海盗事件频繁发生,他们不仅针对他国途径该海域的他国商船下手。由于索马里海盗的日益猖獗,海盗问题一度成为时下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3.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发生在亚洲的海盗抢掠商船的事件翻了三番.仅1999年,此类案件的增长率就高达40%.1999年发生在亚洲的海盗事件仅被报道的就有285起,占世界范围发生的此类案件总数的2/3,其中有113起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海域和港口.  相似文献   
74.
《东南亚纵横》2001,(8):7-9
近几年,东南亚水域海盗事件频发,但很少有日本商船受到袭击.然而,日本一些处心积虑扩张其海上军力的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却十分看好这个"打击东南亚水域海盗的机会".他们到处宣扬,为了防止海盗,必须发展日本海军力量.更有人公开宣称,如果东南亚国家无力控制海盗的话,就不要谈论主权一类的"废话",还是赶紧让日本海军来解决问题,允许日本军舰到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海域巡逻.  相似文献   
7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的登临权是船旗国专属管辖权以及公海航行自由的例外,是一国军舰或军用飞机对在公海上实施了国际犯罪行为的外国船舶进行登临的权利。适用登临权的国际犯罪行为包括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贩毒、海盗等。国际社会不仅对其享有普遍管辖权,而且还通过大量的单边的或多边的努力来加强对其的控制。  相似文献   
76.
《北方法学》2020,(4):111-121
目前海盗依然猖獗,建立国际性法院审判海盗行为,可有效打击海盗犯罪,有利于维护国际海运的安全和秩序,彰显国际法治的尊严和价值,实现国际正义。国际犯罪由国际性法院或法庭来起诉和审理是基本公理,更何况海盗犯罪是公认的属于普遍管辖的犯罪。近十年以来对索马里海盗的审判实践及暴露出的问题更加深了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海盗罪的非政治特征及其辐射功能等都使得建立海盗罪国际刑事法院具有可行性。海盗罪国际刑事法院将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义为基础,统辖国际公共海域的海盗犯罪,彻底终结海盗定义的争议。该法院的法律适用将以国际条约为基础,结合国内法意义上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司法判例。鉴于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在海盗管辖权的行使方面,应在符合缔约国的基本条件下吸纳多种因素提交情势,并突出检察官提交情势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77.
浅析国际法上海盗罪的认定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海盗行为是人类的公敌,属于国际强制法和国际刑法规范的对象,也是各国实施普遍管辖权的犯罪行为。其犯罪主体必须是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上的船员、机组人员或乘客,主观上表现为私人目的的犯罪故意,客观上必须是发生在公海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对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其上的人或物实施的任何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夺行为。依据国际条约对海盗行为在国际法上的性质的确定、罪行认定及其与相关国际犯罪行为的区别的研究是国际社会有效打击国际海盗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8.
鲁彦琪  吴满意 《学理论》2009,(25):106-107
近年来,随着海盗劫船事件在全球的泛滥,海盗问题成为非传统安全中一个全球性社会问题。海盗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其危害性已经超出单纯的经济领域,而是对整个国际社会构成挑战。因此,打击海盗对国际社会而言日益紧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79.
本文针对中国—东盟海上航行安全的法律合作,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亚洲地区反海盗及武装劫船合作协定》为基础,阐述海盗罪的界定依据及管辖权机制的选择,根据公约与协定所存在的不足,为中国—东盟海上航行管辖权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参考。中国—东盟海上航行安全的法律合作主要是依据洲际性法律合作机制,构建与完善地区性法律合作机制,全面拓展该机制的适用范围,通过联合护航、协助追捕海盗等方式,对东南亚海域的犯罪行为进行有力打击,确保中国—东盟的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80.
王景坤 《工会博览》2013,(30):41-45
一年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师王景坤,为完成两项校企合作的研究项目,以护航员的身份与北京华信中安保安公司的两名武装保安员一起踏上护航之旅。在吉布提海域,他们遭遇了海盗。危急时刻,为守护脚下这块移动的中国领土不被侵犯,王景坤与保安员一起抗击那些持枪荷弹的海盗海盗退走、硝烟散去,他的人生也变得与众不同——多了一样人生经历、多了一份挚情感动、多了一位生死与共的异姓兄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