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4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社会历史规律性质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理论。恩格斯对此有多方面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五个主要方面,即:社会规律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具有历史性、社会规律具有非直接现实性、社会规律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从这五个方面深入阐发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规律性质的理论,并澄清理论界曾存在的一些误解和误读,是对恩格斯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2.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一书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围绕此问题,德里达在文中表达出这样一种思想:"马克思的幽灵"作为一种活的精神,其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代表着一种伟大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它的"现实性",更在于它的"可能性"。正因为这种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才不断发展。我们应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一种"可能性"的视域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推进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3.
《学理论》2015,(31)
梁漱溟作为中国现代的第一个儒家,他说过:中国文化的复兴就在于世界未来文化的发展。以孔家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便是他所说的文化。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梁漱溟的儒学复兴观以及现在社会的实际需要,探讨传统儒学复兴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其现实可能性和非现实性。  相似文献   
144.
面向时代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本文探究了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现实性的路径,即冲破"前见"束缚,揭示被"前见"遮蔽的理论资源;以新的视角重新理解以往的"定见";聚合散见文本各处的理论亮点,回应新的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的深化需坚持"三互动原则",即"中西互动""理实互动"和"点面互动"三原则。  相似文献   
1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最近在天津调研时强调,我们有了好的纲领、好的蓝图,重要的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用在抓落实上,把工作重心和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不落实,再好的目标都会成为一纸空文,再宏伟的蓝图都会落空。刘云山同志的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实践证明,思路能否贯彻、目标能否达到、蓝图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146.
《理论参考》2008,(7):60-64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一八四五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7.
浅议非婚同居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家庭关系的多元化倾向已不可扭转。非婚同居存在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使得它成为我国目前一个难以禁止又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如果法律全然不顾非婚同居大量存在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实际状况,那么当法律的规定与社会事实情况严重脱节时,法律的规范性作用与指导性作用难以发挥,当事人的合法性权利就得不到保护。  相似文献   
148.
149.
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培育民族精神摆在了突出而重要的地位。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不容小觑。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塑造民族精神,才能展现民族精神的底蕴。发挥民族精神的潜力,使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50.
张旭  卓黎黎 《河北法学》2006,24(3):144-146
刑法学研究方法在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法学理论研究中,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越来越不适应刑法学科发展的需要.研究方法不是不重要,相反它能提供一种独立探索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视角.从研究方法是否存在本土性的问题入手来探讨当代刑法学研究体系的综合模式,不仅能促进刑法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也是对整个法学理论研究现实挑战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