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00篇
世界政治   1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3篇
法律   1680篇
中国共产党   3447篇
中国政治   3165篇
政治理论   834篇
综合类   124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1139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956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解决干部作风不实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以及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通过媒体向社会作出的“五项整改”公开承诺。“五项整改”公开承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新时期阳光施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2.
西周时期,我国思想家就提出了“和”这一范畴,用以表现万物兴盛、政治清平必循的客观规律。《国语·郑语》中记载,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关于治国之道时就曾大段论述了“和”这一范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释跽呔泳?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  相似文献   
53.
论拟制的自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辩论主义的重要体现,拟制的自认在各国民事诉讼法中一般均有明确规定。关于当事人的“不知”或“不记得”之陈述应否作为拟制的自认,德国规定了较严格的许可要件,日本不将其看作自认,我国台湾地区则赋予法院裁量权。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对拟制的自认虽已有规定,但在下列方面仍亟待完善:对不争执与不知或不记得之陈述应当予以区别;拟制的自认之最终认定时间应为言词辩论终结之前;开庭审理时不争执的事实并不当然视为自认;开庭审理期日当事人缺席时亦可适用拟制的自认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54.
王亚新 《中国法学》2007,(5):181-191
通过对最近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个修正案有关内容进行考察,本文围绕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套程序整体设计的构想。这一构想充分地考虑了审判监督程序与信访制度的内在联系,力图把诉讼内的制度设计与诉讼外的相关纠纷解决机制结合起来。在程序设计上高度重视再审启动的不同途径之间、事由和程序之间、以及程序的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并努力整合制度内的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55.
1996年10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同日由江泽民主席以第76号令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执行。 这部基本大法的颁布和即将实施,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这不仅是全国9亿农民和1.3亿乡镇企业干部职工的大事,是事关乡镇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的大  相似文献   
56.
张民安 《中外法学》1997,(2):112-115
<正> 出卖人就其出卖的产品或建筑物所存在的隐蔽性缺陷对买受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是法国民法的原则性规定原则上讲,出卖人仅对与自己有直接契约关系的买受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对契约关系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承担此种责任,即便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出卖人出卖的隐蔽瑕疵而遭到损害,他也不能对瑕疵产品的最初出卖人主张契约法上的效力。这既是契约效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契约相对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民法和英美判例法中,契约相对性原则虽然正在被逐渐动摇,出现了德国法上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美国法上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和法国法中的“契约性聚集”等制度,使契约之保护力延伸到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适应法律的此种发展趋势,法国司法改变传统法国民法关于瑕疵担保责任仅在契约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的观念,以判例的方式确立起瑕疵产品或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57.
在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建筑透视作图时,往往对繁琐而复杂的作图方法感到困惑。尤其是种类繁多的辅助作图法,一时难以熟练掌握。能否找到一种画法单一,易于掌握和便于操作的作图方法呢?本文介绍一种可以替代大部分辅助作图法的简易可行的作图法,此法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在此与同行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58.
59.
<正>50多年前,在解放战争最紧张的日子里,党中央为加强新华社编辑业务工作,充分发挥其党的“耳目喉舌”的重要作用,抽调范长江、陈克寒、石西民、吴冷西、朱穆之、方实、田林、温济泽、廖盖隆、余宗彦、曾彦修、计惜英等20多位青年人进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驻地西柏坡,组成一个具有核心作用的编辑部。从此,这个由一群朝气蓬勃、精  相似文献   
60.
《兵团党校学报》2005,(2):60-60
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提出,中国改革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等五方面达到社会共识的改革观。需要以人为本的改革。改革不是以物为本,特别不是GDP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就中国而言,改革应有助于十三亿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分享发展成果,改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使十三亿人口得到全面发展,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归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