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4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31.
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一直伴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停地讨论现代与传统的关系。至少从表面上看,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总是通过或者说是借助打破传统,才得以实现。但是,今天我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展开思考。我想表达的是,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依然有着生命力,并为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  相似文献   
132.
张帅 《求索》2012,(5):71-73
熊安生为南北朝时期北朝重要的学家,熊安生治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在其学好尚上,熊氏专遵郑注,解郑注常高人一筹,熊氏引他说的同时也保存郑注;其二熊氏探寻例的四种方法分别是归纳法、推理法、综合法、弥缝法;其三熊氏解释经、注章句时主要运用文献互证法、推理法、弥缝疏通法;其四熊氏注重阐发名物制度背后的伦理义理或政治义理;其五熊氏义疏好引外义,开宋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33.
瞿明安 《思想战线》2012,38(3):6-11
儒家学中的""其实就是象征人类学的基本概念"象征"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一套具有中国化或本土化特点的象征符号体系。而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对儒家学文本的多种象征表达方式作相应的解释和分析,则可以在儒家学与象征人类学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儒家学和象征人类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提供新的观察和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34.
“敬”是《论语》中一个内涵丰富的道德范畴。在“执事以敬”方面包含着“君民互敬”、“敬孝亲师”、“虔敬鬼神”的要求;在“修己以敬”方面包含着“敬慕圣贤”、“敬重友人”的要求;在“为以敬”方面。包含着“恭敬节”的要求和对“为不敬”的反对。在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敬”范畴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充实。“敬”作为儒家道德修养的价值追求之一,其中的精华也是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范畴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在先秦儒家看来"勇"也是一种道德德目,与"仁""义""""知"等道德德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受其制约。勇德是以"仁"为根源、以"义"为约束、以""为标准、以"知"为判断、以"中庸"为旨归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6.
武勇 《学理论》2011,(29):33-34
《论语》既是一部孔子及弟子交谈的语录体散文集,也是一部集中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思想文化的力作。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儒家学派的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37.
,起源于原始宗教,并由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发展而来,在长期古代社会发展中,它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它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儒家人伦思想的外在表现,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诸多方面。文中试图通过对传统院落轴线在表达建筑及其环境要素的空间对位关系时所形成的位置、递进、并列、活变等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在传统制影响下,院落轴线所具有的人伦特征。  相似文献   
138.
张子航 《法制与社会》2011,(32):7+15-7,15
荀子是中国古代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历来被学界所重视。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并没有拘泥于儒家传统学说,而是综合了儒家和法家学说,提出了制和法制结合的理论。"隆重法",法并举,他的思想对后世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影响深远。深入研究荀子思想中与法的辩证关系,对今天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9.
《左传》之和孔子之在精神上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左传》之札更多延续了周的精神,孔子之则在继承周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较《左传》之札和孔子之札可明晰二者的差别,同时也有助于重新认识有关《左传》与孔子之间的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文章以"体"与"制"为理论框架,考察东汉光武帝刘秀一朝的郊祀活动和郊祀制度的建设.认为刘秀祭祀天地活动,既依凭"元始中故事",又有自己的创设.郊祀制度的构建方面,重在洛阳南郊坛形制.说明东汉的郊祀制度既是汉代阴阳五行现念盛行的产物,又是向传统经回归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