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219篇
世界政治   2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篇
法律   2119篇
中国共产党   8462篇
中国政治   8372篇
政治理论   1950篇
综合类   288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1199篇
  2013年   1926篇
  2012年   3011篇
  2011年   3114篇
  2010年   3048篇
  2009年   3117篇
  2008年   2807篇
  2007年   1508篇
  2006年   1003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本文介绍了离子迁移谱仪的原理及其应用,特别对离子迁移谱仪作为现场炸药或毒品探测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3.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讲话》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高度,准确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形势的脉博,全面地总结了党的80年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地回答了新形势下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对于我们党史工作者而言,更加亲切,是推动党史工作前进的科学指南。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深刻地揭示了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地预见了新世纪的光明前景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114.
以往哲学教科书将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知识体系 ,不仅混淆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而且也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事实上 ,哲学是出于关心人而关心世界的。哲学对世界的领导 ,目的在于对人的理解。所以 ,哲学的真正主题是人。这正是哲学与科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真实奥秘。  相似文献   
115.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有权威人士指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保体系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  相似文献   
116.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意。实现安全发展目标,官兵是主体,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只有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部队安全发展的能力,才能确保部队安全稳定。从当前干部队伍现状看,应着重提高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7.
海南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勾画了我省2007年政府工作的思路,其中,“求特”成为《报告》的一个重要特色,彰显改革创新的特区精神和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解读《报告》,求“特”之举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8.
康兰波 《求实》2007,1(3):22-25
针对我国哲学在当代创新中存在的知性化倾向,提出哲学精神是哲学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精致表达,是对科学精神的超越,以科学精神取代哲学精神是当代哲学被知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哲学精神主要包括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等内容。哲学的创新就在于哲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9.
关于公共财政支农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离开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我国政府应该对农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扩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0.
什么是“民本经济”?民本经济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经济,民有、民管、民享是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民本经济的本质特征。民本经济有宏观和微观两层涵义。民本经济范畴的确立,使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呈现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