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201篇
工人农民   149篇
世界政治   3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1篇
法律   2524篇
中国共产党   4414篇
中国政治   6666篇
政治理论   1153篇
综合类   185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1274篇
  2013年   1219篇
  2012年   1526篇
  2011年   1341篇
  2010年   1341篇
  2009年   1277篇
  2008年   1463篇
  2007年   1212篇
  2006年   1216篇
  2005年   819篇
  2004年   639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杨莹  陈柳钦 《知识产权》2007,17(3):51-56
从波特提出的竞争论的维度来看,专利是企业的一种资源,如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其加以管理则能使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借鉴波特的“五力”模型,从行业中发掘研发机会,进而构建市场价值和企业研发能力组成的矩阵,将研发机会置入矩阵中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专利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2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楠 《传承》2006,(1):25-2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入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日趋严重的知识产权垄断,不断增强的能源资源的约束,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它们在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3.
提起盾构,或许您会感到陌生。平日里,我们坐汽车穿越黄浦江底、搭地铁来往城市各方,享受隧道带来的交通便捷,而隧道的产生正是盾构“埋头苦干”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分析了WTO中与科技创新政策有关的内容及其给科技体制改革提供的机会 ,并结合浙江实际 ,提出充分利用入世机遇 ,加快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系列发展和竞争战略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大”与“强”的内涵以及企业“大”与“强”的辨证关系,然后分析探讨了中国企业面临国外企业的挑战所应采取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26.
127.
无形资产竞争规则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冠斌 《知识产权》2002,12(3):23-27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一般劳动力、也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拥有和运用知识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动力。世界上的著名公司都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据统计,目前有实力的企业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达到1:2或1:3。在无形资产日益重要的今天,要实现知识的储存、交流和共享,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新的管理模式、管理理论和实践,作为协调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基本法的经济法,这是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力图从竞争规则这个经济法的基本命题出发,对无形资产的宏观管理法律原则作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8.
当代理性范畴经过了由科技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分立再到二者融合的过程。科学技术有它自身的双重效应,因此在发展科技、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注意重塑价值理性。在当今时代,只有以全面的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合理重构。  相似文献   
129.
“市场竞争是人才竞争”。这个道理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人才的观念、理论、开发、结构、体制等方面,我们仍然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从全国看,大量人才外流是近十几年始终存在的问题。加入WT0后,我国又出现了第三次人才外流高峰。铁路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但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即便自己培养出一些可用之才,往往也会因本身落后的体制使之外流。  相似文献   
13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拨乱反正和发展经济的两大任务,邓小平以杰出政治家的气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个著名论断。这两个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都与这两个论断紧密相连。首先,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基础,其次,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发展?走什么道路,用什么方法?拼人力、拼资源,还是依靠科技,邓小平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作了正确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