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0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1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59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31.
两岸贸易严重失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并成为两岸关系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两岸贸易快速成长的同时,两岸贸易失衡情况愈益严重,祖国大陆对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已成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并引起两岸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此种情况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对两岸经贸关系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2.
一、1 8 55年来俄日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从俄日两国关系史上看 ,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文件是 1 85 5年 4月 7日签订的《俄日贸易和边界协议》。此后两国就开始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和贸易关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两国贸易关系实际上并未得到发展。 1 85 4— 1 868年俄对日贸易额仅占日本出口额的 0 .5 % ,进口的 3%强 ,落后于英、美、荷、普鲁士和法国。 1 90 7年俄占日本贸易额的 1 % ,此后直到一战开始 ,两国贸易关系基本保持在这一水平甚至更低。1 92 5年 1月 2 0日 ,俄日签订了两国关系基本原则公约 ,正式开始了苏日关系的时代。在该条…  相似文献   
133.
拉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的地区主义”是 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是拉美出现“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外在必要条件 ,拉美的民主化进程和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是其产生的内在推动力。拉美经委会在总结 90年代拉美一体化新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放的地区主义”战略思想 ,以指导拉美一体化继续朝着具有“开放性”的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模式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 ,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拉同属WTO成员 ,这就扫清了双边贸易中的许多障碍 ,为中拉贸易创造了互利的外部环境 ,双方存在着扩大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 ,有利于中拉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同时 ,对中拉拓展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4.
在科技进步不断发展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必然的。当然因种种原因,也肯定会有矛盾和制约,但不用担心,可以通过相互协调,求得相互平衡,这样世界和地区才能祥和,才有新的发展。1.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框架早已确立,内涵也在不断充实,而且又有以2001年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标志的法律基础。中俄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正在健康、正常、有序地发展,它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阶段。但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和爱护。我们应当通过双方的努力,通过扩大全面的务实的合作和人…  相似文献   
135.
值此中巴建交三十周年之际,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的邀请,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于二○○四年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巴方七位部长、六位州长、一位参议员、十位众议员,以及由四百二十多人组成的企业代表团随行。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卢拉总统在亲切友  相似文献   
136.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对称性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20多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两岸经济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的目标。然而,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出现严重失衡现象,呈现为一种不对称性、不平衡性与不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发展,也因此在台湾与大陆均出现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些误解。海峡两岸尤其是台湾当局必须检讨两岸经贸政策,以更大的格局与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认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利弊得失,争取创造双赢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7.
温家宝总理在访美期间曾指出:“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以和为贵”。这表明了中国是世界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意同美国和全球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友好相处。“中国的发展壮大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过去是。今天是,以后是。”美国媒体据此断言: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政策将对亚洲和美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8.
近年来,中菲经贸合作虽然受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起伏变化的波及,但总体仍保持曲折向前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两国经贸关系形成了以下特点:总体敏感但不脆弱,货物贸易互补性较强但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双边投资偏低且波动较大,中国在菲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增长明显但起伏较大,旅游业日益升温但存在不平衡性等。推动中菲经贸关系发展的有利基础包括:两国在经贸领域的互补性,菲律宾在东盟内的竞争劣势,中国相对日美两国在对菲经贸中体现的竞争优势等。同时,中菲南海争端、两国间冲突的经贸政策则成为不利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中菲应积极应对经贸领域存在的问题,为两国经贸合作扫清障碍;通过渔业和油气领域的合作增加南海相关海域的稳定性,减少南海争端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干扰;提升两国互信程度以巩固经贸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9.
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跨出国门,开拓非洲市场,它们凭借成熟的技术、优良的施工质量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与非洲国家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在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政府把新建和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发展经济的优先选择,因而给中国建筑企业提供了中博合作的新机遇,并且使中国建筑企业在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0.
王建民 《台声》2013,(4):60-61
台美不久前举行的第七次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会议颇受外界关注,虽然达成两项共识,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若将台美TIFA谈判与两岸经贸协商进行比较与观察,不难发现中国大陆与美国在与台湾经贸协商问题上的巨大差异:一个是对台强势“要利”,一个是对台低调“让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