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81.
杜甫的儒家思想表现为"仁爱"、"贵民"、"仁政",在他的诗中表现了忧国忧民,揭露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希望封建统治者实施仁政,实现国盛民安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82.
古迅 《人事天地》2007,(1):10-10
古代统治者在用人上还比较注意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刚柔相济,恩威并施。东魏独揽大权的丞相高欢临死前,把儿子高澄叫到床前,对他谈了许多将来辅佐他成就霸业的人事安排,特别提出当朝唯一能和侯景相抗衡的人才是慕容绍宗。高欢说:“我故意不用此人。把他留给你。”唐太宗对李勋的使用也同高欢一样,故意把他冷落在一边,留给儿子唐高宗。唐太宗欲让权臣李助辅佐太子,但在临终之前,非但不对李动加官晋爵,反而把他贬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相似文献   
83.
苏区盐事     
王卫斌 《世纪桥》2010,(8):58-60
<正>俗话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东西关乎国计、维系民生,天天不能缺,人人不能少。其中食盐更是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性,被历代统治者置于战略物资的地位,实行垄断经营。平时它是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物质基础,战时还可作摧坚陷阵、克敌制胜的"杀手锏",正所谓"得食盐者得天下"也。  相似文献   
84.
重民思潮是中国政治与行政思想中的重要一环.从现有文献和考古资料而言,我国政治和行政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源自西周.周公是公认的思想和制度奠基人.本文意在通过分析文献,研究西周末期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以及重民思想在西周末期的再度兴起,并试图分析"重民"思想的特质在于要求政治统治者重视民生疾苦,善待人民,但是这种重视和善待只是一种偶然性行为,是一种政治道德,也是君主制下的政治统治的典型要求.  相似文献   
85.
据史料记载,早在8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统治者赞普牟尼感到贫富分化严重,曾二次下令“平均”,但仅仅执政一年就被自己的母亲毒死。可见,西藏上层对敢于触动其利益的改革,是不惜用最极端的手段来反抗的。  相似文献   
86.
《党史文汇》2008,(11):F0003-F0003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历史上,雨花台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然而,在1927年至1949年,这里却成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刑场,成千累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牺牲在这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87.
黄卧云 《南风窗》2008,(4):60-63
"君子之道费而隐",道德无处不在而又隐而不露。是道德,而不是法律,在向我们发出指令如何行动。法律只在身外约束我们,道德却在内心约束着我们。在法律的源头,是居于心中的道德法则。  相似文献   
88.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无一例外把统治者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比作“舟水缘”。《孔子家语’五仪解》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相似文献   
89.
张银海 《南风窗》2011,(15):32-33
始终只能以恶性方式才能强制划定"权力止步的边界",这个根本原因即造就出传统社会一代又一代的"周期率"。只要不改变"以统治权力和权力暴利为国家本位",再明智的统治者都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跳出这个逻辑。  相似文献   
90.
“万岁”考     
万物有生死,人不可能长生不老,正如曹孟德所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中国历代帝王,活到100岁的,不但一个没有,就是90岁也成了从未能跨越的铁门槛。乾隆皇帝弘历,一生好自大,他自鸣得意的一项资本,就是长寿,但也不过活到89岁。殷墟发掘出来的龟壳,堪称信史。但现存的大量甲骨文中,皆无万岁,亦无万寿无疆的记载。在西周时,万岁其实是一种对宾客的普通祝福语,可能是当时人们口头上的家常便饭。人们在举行欢庆的仪式后,举杯痛饮,发出兴高采烈的欢呼,相当于俄语的乌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