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130篇
中国政治   374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91.
雍青 《求索》2007,(5):159-161
1990年代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叙事存在着自我解构的危机。一方面文学史叙事通过对文学史“断裂”的弥合来完成一种对文学史总体图景的描绘,另一方面通过对新的文学对象的开掘,将历史爆破出来,从而承诺一种对历史真实的想象。然而前者将历史客观化,后者将历史主观化,都存在着消解历史的危机。既回到文学本身又回归历史的深度是超越这些悖论和危机之路。  相似文献   
792.
陈抗行 《小康》2005,(8):3-3
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处于齐、楚两大国之间的小国滕国,安全环境十分险恶。滕国国君滕文公多次向孟子这位高人请教,孟子就对他讲了一番国家自保和自强自立之道,尤其强调“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他认为,只要国君能施仁政,使天下的读书人都站到我国的朝廷,天下的农夫都来耕种我国的田地,商人都要求到我国的市场交易,旅客都乐意走我国的道路,那些对本国国君不…  相似文献   
793.
叙述或叙事是传统历史学最主要的写作形式,因而历史学具有文学文本的想象和虚构的性质,然而,虽说历史学家在面对方法论上如何使得客观的知识成为可能的问题时,从策略上讲,势必需要强调历史著作之科学的特性,但是海登·怀特和后现代历史编纂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却把历史叙事的问题就直接看成是:任何由经验所认定的事实出发的历史叙事,最终总要归结到想象对于把它们建构成完整一贯的故事中的作用问题,在这种语境下,重读马克思的历史学著作不单单具有“开新”的意义,也具有得自马克思的开放性的本性之“返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4.
在新时期当代文学中 ,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处于边缘状态的小人物的苦难与不幸 ,对人类生存的本源性与终极性提出质疑。于是 ,苦难叙事的主题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795.
阿根廷小说家、诗人、评论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20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乃至世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敢于打破现有文学的旧框框,宣称要与最普遍的现实性大众小说断绝关系,进行所谓幻想文学的文学体裁可能性的实验。这不是对经验世界或历史世界,而是对关于观念性、思想性、虚构性世界的文学讨论,对韩国和中国的文坛或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博尔赫斯才开始正式受到韩国和中国文坛的关注,在他的影响下,韩中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迷宫式叙事"和"迷宫式时间",展现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6.
“我要把这个古老的故事,像红烛一样来点亮,让它的光芒射到四方……”随着这深情的序歌,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把我们带到了地处亚热带、富于民族情调的傣家村寨景多昂,那里“广阔的田坝,平坦得像  相似文献   
797.
798.
799.
从历史角度梳理民主发展的历程是民主研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学界从历史角度对民主进行的反思可谓汗牛充栋,尤其是对标准的民主历史叙事中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如古雅典和古罗马的政治实践、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产生、独立宣言与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等,西方古典学和历史学的研究积累相当丰厚。  相似文献   
800.
日本志怪小说《青头巾》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宗教意义,其"青巾"、"证道得脱"的主题有明晰的佛教文化传承谱系,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中日两国民间传说、市井文化和佛教思想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通过对"佛法与情欲的冲突"、"禅密冲突"等既有观点的进一步反思,在回答大谷雅夫教授三个诘问的基础上,认为该小说是以"佛魔一如"思想为核心,以教人不断破除欲执、语执、法执为根本旨归的"佛教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