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33篇
中国共产党   315篇
中国政治   1816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勇 《中国减灾》2004,(10):36-37
随着凉山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异常,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垂直差异大。全州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发生,多种自然灾害常常交替发生,灾害间隔逐步缩短,成灾强度增大。2003年普格县五道箐乡“6.19”泥石流灾害死亡10人,冕宁县“7.19”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城厢镇、复兴镇、惠安乡直接经济损失4700万元,2004年德昌县“8.24”泥石流灾造成茨达乡、宽裕乡17人死亡。这些较大灾害的发生给我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抗灾救灾,未雨绸缪。长期以来,凉山州紧急救援灾情以洪涝、山地灾害为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  相似文献   
32.
赵杰 《中国减灾》2004,(10):42-42
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往往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7月10日下午,发生在北京的一场暴雨,使城区多处积水,部分地区交通陷于瘫痪。7月12日傍晚,上海一场仅半个多小时的暴风雨,导致7人死亡、50余人受伤。8月12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温岭登陆,给灾区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以上事件的发生,使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建设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预警是灾害应急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对政府和公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减轻气象灾害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康泰 《中国减灾》2004,(11):42-43
我国一般把自然灾害分为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七类。我国现行的灾害应急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分别针对这七类灾害确立了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灾害应急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针对各种自然灾害及其引起的紧急情况,制定的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灾害应急法律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及时有效处置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我国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从现行的自然灾害应急…  相似文献   
34.
地理环境尼泊尔位于北纬26.220—30.270,东经80.040—88.120,国土面积为147181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坡。尼泊尔东西南面与印度接壤,北临中国。尼泊尔的人口约为2300万,人口年增长率为2.3%。分为5个行政区域,14个地区,75个小区,58个城市,3913个村委会。人口分布为南部平原集中,北部地区稀少。53%人口接受过普通教育。尼泊尔一般分为三个部分:Himalaya、Mid-hill和Terai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尼泊尔的气候特征也不同。尼泊尔虽然面积小,但是却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主要的灾害有地震、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森林火…  相似文献   
35.
中国安全减灾及应急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昂生 《中国减灾》2004,(10):17-18
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人民都企盼着迎来一个“更加和平、安全的新世纪”。但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击碎了全球和平、安全的梦想。紧接着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小小的SARS爆发殃及全球许多地方,美加东部29小时停电造成300亿美元损失,2003年8月法国两周高温致使1万5千人老人死亡,2004年一开年的禽流感又绷紧了人们的心弦……浩瀚宇宙中,60亿人口居住的地球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本文将就涉及战争的国家军事体系之外的国家安全及应急民事体系作简要阐述。国际动向联合国经历了“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活动之后,全球已有…  相似文献   
36.
37.
《中国减灾》2004,(11):62-62
10月份,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急剧发展,广东、广西两省(区)受灾严重。此外,我国部分地区还发生了洪涝、地震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据统计,10月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360.1万公顷;受灾人口2123.5万人,死亡7人,紧急转移安置0.6万人;倒塌房屋0.1万间,损坏房屋4.5万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4亿元。全国灾情月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38.
39.
抵御自然灾害,各国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但只有社区居民认知了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备灾和避灾措施,才能将人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在这方面,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一直不懈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社区减灾管理经验。例如,德国政府开展的社区风险管理、印度社区减灾行动和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在亚洲六国开展的社区减灾项目等。其中,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在亚洲国家实施的可持续社区减灾项目很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其项目成果《亚洲可持续社区减灾实践》这本书为不同方面的灾害管理者,如政策制定者、国家灾害管理者、地方灾害管理者、培训者和社区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可实际操作的方法。译者将分三期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40.
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齐瑜 《中国减灾》2005,(3):34-36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近两年加快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步伐。居住在北京,当地震、火灾、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什么地方应急避难最安全?离居住地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是哪个?本文为您揭示——应急避难所是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76年7月28日,北京地区受唐山7.8级地震的波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