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33篇
中国共产党   315篇
中国政治   1816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王禄  宋玮  郦艳 《求知》2005,(7):18-19
我市是一个自然灾害易多发的特大型城市,较大的自然灾害威胁有地震、洪涝、干旱和风暴潮等;另有还有发生核、化泄露和其他突发事故的可能。我市的应急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总体部署,经过较长时期的实际运作和补充完善,已基本上构建完成了一个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42.
韩毅 《政府法制》2013,(16):46-47
疫病因其发病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成为宋代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约发生93次大规模的流行。 自然灾害引发的疫病在宋代多次发生和流行,文献中直接用“水疫”、“震疫”、“旱疫”、“火疫”、“饥疫”等名称来称呼这类疾病。宋代发生的70多次疫病,直接与自然灾害有关。如明道二年(1033年)春,南方大旱,种饷皆绝,引发人口流动,继又发生疫病,死者十之二三。地方政府虽作粥糜以救济,然食之辄死,村聚墟里,几为之空。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稳定民生、保障民生"的工作理念,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健全机制,深化创新,推动邯郸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4.
《中国减灾》2013,(5):16
近年来,甘肃省民政部门按照"抓规划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抓机制提水平"的思路,坚持科学谋划、主动作为,集中实施了6大类275个民政防灾减灾项目,初步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全省的防灾减灾设施网络,有力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注重规划引领针对防灾减灾设施匮乏、应急救助体系不健全的实际,甘肃省组织专家深入调研论证,以省政府名  相似文献   
45.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给河南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减灾救灾工作任务艰巨和繁重。  相似文献   
46.
《中国减灾》2013,(9):52-53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地形复杂、天气多变、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近年来,福建省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大,防灾减灾形式严峻、任务艰巨。福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福建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也积极主动参与防灾减灾,为防灾减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  相似文献   
47.
北京“7·21”特大暴雨余波未平,台风“海葵”又迅速袭来。2012年的夏天,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惨痛经历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48.
为什么唐太宗和他统治下的唐朝政权能够如此赢得民心?结合贞观初年的治国实践,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原因。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刚刚从隋末社会动乱之中走过来的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民生几近崩溃的边缘。然而,唐朝的统治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牢固地稳定下来,并且迅速迎来了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究其原因,就是老百姓没有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49.
王和 《中国减灾》2012,(11):18-19
正我国是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确保国泰民安、长治久安和科学发展的关键,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和全体国民的高度重视。从总体趋势看,我国巨灾风险的形势十分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受巨灾影响点多面广,人员伤亡重,财产损失大,社会安全事故风险增多,而全社会风险意识普遍不高,抵御巨灾能  相似文献   
50.
<正>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灾情管理系统")是基层开展灾情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业务平台,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在全国上线。灾情管理系统为地方各级灾害信息员提供了自然灾害情况年报、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情况报告的填报和审核功能。为帮助各地在填报时正确理解填报要求和掌握填报要领,现就操作难点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