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武王伐纣,结束了殷商时期残暴的奴隶制社会,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领主制封建社会,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西周领主制封建社会的建立以及井田制的推行,结束了夏、商两代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不仅使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同时也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而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大好局面的出现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2.
法律文化是法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领域,而中国有书可证的法律文化起源于西周。西周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为后世法律文化形态作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奠基,影响了此后三千年。从周人崛起到最后克商,在一系列过程中周人发展了他们的天命观、德行观、宇宙观,这些观念影响到法律上就表现为制礼作乐、远神近人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3.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在不断总结治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炼与概括出丰富的管理社会、治理国家的智慧。其中以德治国、德法兼用、以德治吏和以德化民等思想,不仅揭示了儒家伦理思想与政治文明的内在联系,也展示了中国历代政治文化的精髓。“以德配天”是西周统治者逐渐摆脱神权思想控制,实施“以德治国”统治模式的重大转折。西周统治者提倡“明德慎罚”,创造了道德教化与刑罚镇压相互结合的治国理念与治国模式,区别于东西方同期国家的宗教与法律结合的治国方式,具有原生的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64.
这东西有个奇怪的名字:月关。它的大小大致相当于一个家用咖啡壶。“匝”作为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是专门盛水的容器。大家可以看看它的样子:后面有柄,腹部有脚,前面有嘴,中间是个大肚子盛水。当你外出郊游的时候,想要吃两个鲜果子,却发觉自己的手有些脏的时候。不怕!旁边忠实的仆人会及时地捧出一只盛满清水的“匝”出现在你身边。他轻轻地倾斜一下这只匝。  相似文献   
65.
66.
文物鉴赏     
<正>西周晚期1966年湖北京山宋河坪坝苏家垅出土。通高66厘米,宽23.8厘米,壶盖上饰有精美的莲花瓣,为春秋青铜壶典型的造型。盖内壶内口内壁各有铭文大意为曾侯的次子父用好铜铸造了此壶。壶颈长,壶肩有两个伏兽衔环,体型扁方。  相似文献   
67.
物权制度是所有制的重要表现,而物权取得制度又是物权制度最生动的体现。西周是我国社会结构逐渐摆脱原始性并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时代。本文结合先秦文献典籍和西周青铜器铭文资料,对西周物权取得制度进行整体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8.
"诗言志"的观念至迟产生子西周之初,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就一直沐浴着它的光辉.所以这样说,原因有四(1)"诗言志"三字的被记载与"诗言志"观念的产生并不是一回事;(2)设有"诗言志"观念的产生就没有孟子的"以意逆志";(3)<左传>所言乃"诗以言志",读为"<诗>以言志"是不正确的;(4)"志"即"诗","诗"即"志","诗"就是依据"志"字造出的.  相似文献   
69.
70.
西周明德慎罚是当时的重要政治法律思想,其渊源于黄帝时代以德为主、德刑相济的治道观念。周公提出明德慎罚思想,成为西周统治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后世的德主刑辅就是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并成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主流观点。在西周明德慎罚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德主刑辅成为秦汉以后治国理政的主体模式,在历史上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起了持久而积极的作用,也为今天我们国家治理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