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142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自1851年问世即成为霍桑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它的发表给霍桑带来很高的荣誉。象征的手法是这部作品的重要特征。霍桑用象征手法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加强了作品的主题效果  相似文献   
152.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吉祥文化这一体系又异常引人关注。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传统造型,在现代标志设计这一领域同样注意吸收传统的文化,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3.
绿色象征着生命、宁静、和平、安祥,象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永远温馨,远离尘嚣和硝烟。今天的人类越来越珍视地球绿色的存在与延续,环境污染和战争阴影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的最大危机!  相似文献   
154.
由于受到20世纪初期出现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不仅以现实生活为蓝本,更揉入了许多寓意深刻的象征成分,这使得该剧本蕴涵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同时也是对传统现实主义作品局限于现实生活的表象描写的一次反拨。根据植根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原型批判,不难发现奥尼尔试图揭示社会外部环境与人类内心本能欲望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冲突;同时,鉴于现代人所面临的重重生存危机,他试图为异化的人类摸索出一条精神出路。  相似文献   
155.
蒋菡 《党建文汇》2005,(1):53-53
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始终是人们理想世界的代名词。人们害怕黑暗,说它象征着昏暗和苦难。直到现在科学家才发现“灯火辉煌”也有毛病。过强的人工光不仅会改变禽类动物的基本生物节律,甚至导致人体激素的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156.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  相似文献   
157.
陈鑫 《公安教育》2005,(7):34-36
木桶原理源于管理学范畴,其基本原理指的是: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并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针对公安一线的实际工作,这里赋予“木桶原理”两层新的含义。即狭义上讲,针对每个警察而言,“木桶”的容量既象征着警察的技战术水平的高低,又象征着每一位警察是否有较强的综合执法能力,而每一块木板则象征着每一位警察所掌握的各项技能,即擒拿格斗技能、枪支使用技能等;第二层含义,即广义而言,“木桶”的容量象征着警察团队在遭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处置能力的高低。在…  相似文献   
158.
159.
政治象征作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核心主题之一,其复兴在近30年中可谓缓滞。在当前政治理论和实践皆已巨变的背景下铺设一条象征政治学的新理路,需要对政治象征的学术史作重新梳理和反思。人类学通过分析象征在社会结构和政治过程中的具体作用,逐渐将权力当作政治象征研究的主要方向;早期政治科学的奠基者基于对政治象征与性情和情境这两类因素之间关系的界定,为政治象征研究筑造了相对独立的心理学基础;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时期的研究者则以行政系统中的象征作用和象征意义的生成模式为重点,初步构建起体系性的政治象征分析框架。基于这些文献梳理工作,本文构建了一条象征政治学理路,以为拓展和深化政治实践范畴中的国家建设、政府治理和政治文化等核心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0.
汤飞宇 《求索》2014,(7):74-78
艺术是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一种心灵化构成和想象性观念成果,即人类以“美”的方式反映与表达自身世界的一种文化生成,体现和反映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观念。艺术作为一个民族反映世界的文化符号,承裁着一个民族自身“调适环境”的思维观念与情感态度,并且这种符号化的创造性构成总是在具体的世界关系表达中,延伸与丰富其隐喻替代与象征表达意义。民族文化的不同存在直接影响与决定着艺术的符号生成方式与象征表达方式,并体现和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成果,人们正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来认识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