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243篇
中国政治   342篇
政治理论   149篇
综合类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8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其经验和教训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008年,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车般的巨大波动。同时,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也让持  相似文献   
102.
这样的烧钱速度和烧钱规模不能够在明年复制!在金蝶国际日前主办的2009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再继续下去,他个人判断明年的货币政策不会像今年如此宽松。金蝶2009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聚集了近2000名企业首脑,论坛围绕危机后的企业战略选择这一重大命题,就当前总体经济形  相似文献   
103.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宁波市经济和民生发展的不利影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研究举措,在已出台的“标本兼治、保稳促调”19条政策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2条举措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4.
《理论导报》2010,(3):5-7
<正>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  相似文献   
105.
通胀压力正在成为全球刺激计划战略大撤退的风向标,但这种风向标必须综合多种权衡才能真正成为战略撤退的依据。这种综合性指标主要有四率:通胀率、增长率、失业率和利率。  相似文献   
106.
肖炼 《亚非纵横》2010,(3):22-25
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重点仍是强调推动经济复苏,防止通货紧缩仍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第一优先选择。因此,关联储已做好“退出计划”的政策准备,但现在不是采取“退出计划”的最佳时机。美国退市不会走在他国前面。美国“退出计划”对中国的退出政策有5点启示。我们应研究美国“退出计划”时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张彦 《南风窗》2008,(21):43-45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这是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成功调控宏观经济的结果。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中国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方针,同时可以考虑更加积极、妥善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减轻结构调整的阵痛。  相似文献   
108.
财经线     
《南风窗》2008,(24):14-14
国务院推出4万亿积极财政计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具体措施。据报道,扩大内需的重点将集中在扩大财政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在货币政策方面,银行信贷规模限制被正式取消,并  相似文献   
109.
《人大论坛》2009,(9):F0004-F0004
1998年中央银行机构改革中撤销了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成立了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负责在全省范围内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传达国家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督促和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向。  相似文献   
110.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的范围.然而,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协调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在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