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9篇
世界政治   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4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138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10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31.
2022年3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递交了《2022年国防战略报告》。美国新版国防战略以中国为主要对手,提出所谓“一体化威慑”概念,以此作为国防战略指导思想。“一体化威慑”战略强调整合常规领域与核领域的作战能力,依托外交、经济、司法等国家战略力量,并借助其合作伙伴和盟国实力,强化所有战争领域威慑能力,进而形成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真正的不对称优势”。在美国不断加大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一体化威慑”战略将成为美国实施大国竞争、强化对华打压、维护全球霸权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32.
邓小平把主权视为国家的生命,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的余地,是不可以讨论的。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要进行有理有节、沉着冷静的斗争,对复杂的主权问题,要把坚定的原则性和解决途径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国力是国家主权的基石,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和世界和平环境。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是中国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人类负责  相似文献   
733.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内在特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经过新时代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型现代化之路,科学解答了通过何种路径超越资本逻辑现代性危机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困境的“世界之问”,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为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贡献了全新理论形态;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34.
靳思远 《理论导刊》2023,(1):100-105
新自由主义话语是西方输出其意识形态的主要工具。在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新自由主义话语借助学术包装,跃升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借助发展优势,进行话语空间扩张;借助资本优势,剑指他国发展道路与政治制度,最终生成话语霸权。事实上,从理论假设来看,新自由主义话语秉持错误的方法论原则;从话语目的来看,新自由主义话语旨在塑造“唯我独尊”的话语世界;从话语立场来看,新自由主义话语服务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话语结果来看,新自由主义话语不仅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根源性矛盾,还给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带来灾难;从话语发展趋势来看,新自由主义的“神话”终将被戳破,并退出历史舞台。终结新自由主义话语霸权,需要破除西方现代性的“唯一”神话,揭示新自由主义话语的虚伪性;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还世界以现代性的多元图景;不断增强国家硬实力,用实践批判终结新自由主义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735.
问责是以归因为基础,以课责为关键的反映问责人与责任人控权关系的机制。在学理上,官员问责存在职责交叉难题、责任归因难题、多种惩罚逻辑的课责难题,本质上是复杂治理形势与民主政治要求之间张力的产物,是全球公共行政现象。但西方学界对中国官员问责制存在两种话语霸权:一种社会中心主义问责观聚焦于选举政治上,关注于选民在问责上的主体地位,忽视国家自身的归因需求和课责能力,称中国没有问责制;一种中国威权主义问责观聚焦于课责机制上,认为中国威权国家政体“无需”和“无力”课责,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攻击。面对西方的问责话语霸权,国内问责研究需批判意识形态攻击,并摆脱理论贫困,从实践中挖掘中国官员问责特殊性,从理论上提升中国官员问责解释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736.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以中国为假想敌、不断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安全战略态势从离岸平衡转向中心主导,军事基地布局从一线拒止向二线打击延伸,军事同盟结构由权威等级向利益扁平化发展,总体军事基调愈益锐化,呈现出霸权转型之势。美国亚太军事霸权转型大体遵循以权势霸权弥补制度霸权失效、借力同盟增加权力安全距离的思路,最终目的在于霸权护持。然而,美国亚太军事霸权转型效果并不理想,虽取得短期成效,但同盟嫌隙持久存续,秩序重塑漏洞百出,美国的霸权主导难以维系,被迫逐渐向霸权护持过渡。  相似文献   
737.
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是东南亚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且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1967年东盟成立后,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持续变动并在安全实践中体现为差异化特征和形态。大国竞争和发展推动东南亚地区形成不同的安全理念和关系性逻辑。大国的推动和东盟动议共同构成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经历了英美苏主导、美苏主导、美国主导、多元并存的发展阶段。这四种形态的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都是由大国在特定时期互动和博弈建构的。透过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变动的历史轨迹,发现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大棋局”中,主要存在三大影响因素:美国主导下的东南亚安全秩序为东南亚地区安全蒙上阴影,东盟引导下的东南亚安全秩序维系着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稳定,中国推动下的东南亚安全秩序为东南亚地区安全共生性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基于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变动的历史轨迹和影响因素,为东南亚地区提供中国安全治理理念、优化大国协调路径、推动各利益方构建东南亚地区新的原则和规范及深化中国和东盟在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是东南亚地区安全架构积极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38.
拜登政府按照安全化逻辑不断充实美国太空战略的既有内涵,形成了覆盖战略指南、优先次序、基础设施、军事能力及至国际合作的完整体系。其动力从表面看来自两个方面:为了节约资源而优先追求太空规范霸权,为了提升威慑效能而强化太空军事霸权;从深层看来自美国重振国际体系霸权的意图。由此,拜登政府太空战略实现了间接—直接目标、规范目标与军事—政治—经济目标的有效整合。其中,拜登政府着重加强两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一是围绕太空军控规范、太空和平利用及规范建构联盟建设等提升美国的太空规范能力,二是聚焦优化太空作战体系、强化防御能力和开发前沿战力等巩固美国的太空军事能力。今后,拜登政府太空战略的规范化、军事化和系统化特征将进一步强化,可能会对太空治理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39.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特别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价值诉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大格局与大担当,折射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国际价值观格局的此消彼长,即西方大国的话语霸权逐渐式微、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话语权不断增强。面对世界动荡变革期,中国将内外兼修、迎难而上,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