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8篇
世界政治   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3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136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10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11.
冷战之后,东亚维持了一种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地区秩序.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对自身权力的战略约束与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进程中东盟规范的扩散成为后冷战时代东亚地区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未来的东亚地区秩序将有赖于中国战略约束基础上的区内国家良性互动与东盟规范的继续深化,而非美日联盟,亦非大国权力均势.  相似文献   
112.
《天津支部生活》2012,(2):56-56
潘洪其在《青年记者》上撰文指出,一些媒体在考量自身与群众的关系时,之所以会有意无意地形成“话语霸权”意识,是因为这些媒体的自我定位产生了偏差.没有把自己的话语权与群众的话语权归为同一种权利类型,而是尽量把自己的话语权往公权机关的权力上靠。这方面最常见的表现是:一些媒体主动放弃了对公权力的舆论监督,转而选择与公权机关“精诚合作”。  相似文献   
113.
乔良 《红旗文稿》2012,(23):33-34
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今天不管国内有多少问题亟须解决,都无法漠视一个强大的对手——美国。中国面对的所有麻烦,最后总能和美国联系起来。只要中国的大国兴起之路还没有完成,中美之间的博弈就不会停止。黄岩岛、钓鱼岛为何在此时引发如此大的争端?假如  相似文献   
114.
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面临着城市帝国主义和城市文化霸权的殖民,城市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中需要强调和加强维护的文化战略问题。城市文化安全的维护在其关键意义上必须坚守城市发展的自我坐标而不是他者坐标,确立城市的文化自主、文化自觉、文化内生而不是城市的文化依附。中国城市文化安全的维护和应对,要加强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城市自觉"与"城市自信",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更新,构建中国城市标准和价值体系,不断探索创新城市文化安全维护的体制机制,通过"城市输出"等战略转型更好地促进中国本土城市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5.
东北亚是当今世界冷战残留最严重的地区,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相互交织,传统安全与地缘战略共同作用。美国是对东北亚和平、安全与稳定最具影响力的域外大国,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对美国发展的影响,对我们认识美国的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及军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在战争中成长和强大,通过战争维护和巩固世界霸权。美国频繁发动战争的原因包括:没有真正能与之匹敌的对手,选举政治迫使政治人物"讨好选民"与"做点什么",议会对总统进行战争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右翼保守势力对战争议题的操弄,在全球进行能源及资源利益争夺。美国虽然不时对战争进行反思,但综观历史,人们对美国领导人能否抵挡住因发动战争所带来的种种利益的诱惑,不能不保持怀疑。  相似文献   
116.
如果说霸权国的核心利益就是护持其体系中霸权地位,那么,如果诱发一场针对挑战国的冲突能够更好地维护其国家的根本利益,霸权国可能会选择支持并乐见其依附者对潜在的挑战国发难。日本改变几十年来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默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诱导。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并表明"是时候朝建设新国家迈出一步",这明显可能激化中日现有矛盾并引发东北亚各相关国家的不安,同时也表明日本的行为可能导致美国对美日同盟的失控,对此美国以"失望"一词表明其不会在战略上被日本绑架。可见,当前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东北亚轮辐体系并非是确保该地区和平与安定的压舱石,可能正好与其宣传的结论相反,其更有可能是在某些条件下促使未来10年内中日之间外交僵化、在夹缝中艰难博弈的催化剂。中国若想改变在未来10年内的中日争端中的被动局面或至少避免美国对日本行为的无限度支持,就必须从提升自身战略力量或依靠结盟来增加制衡性力量。  相似文献   
117.
金融资本主义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它的确立时间被普遍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具有经济金融化,金融资本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的积累方式以及用美元霸权来进行全球统治这四个特征。金融资本的统治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它的增值方式决定了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其主要形态即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化阶段,金融资本会操纵并制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  相似文献   
118.
追求霸权和推广民主历来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这种同时以民主为目的和手段的霸权心态根源在于美利坚历史上根深蒂固的“使命感”和“美国例外论”,表现为并行不悖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指导思想。“9.11”后,融合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中极端因素的新保守主义思想占据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主导地位,给世界和美国的前途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阻碍了真正的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9.
2021年的世界继续在疫情阴霾下艰难前行,国际社会更加动荡变革。建制派重新冋归的美国和百年大党领导下的中国,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思维模式。两大战略取向的博弈较量成为贯穿2021年的主题主线,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美国霸权思维不减成为世界乱源迟暮之年的拜登带领民主党重新执掌白宫,誓言要对特朗普主义“拨乱反正”,重振美国霸权。  相似文献   
120.
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由大变强是这一变局下的新因素。国际格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要求中国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重新阐释自身及与世界的关系,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在西方自由主义话语经受危机、反全球化趋势明显的情势下,如何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反击西方主导知识话语中蕴含的偏见傲慢,改变国际话语体系格局,是当前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急需把握一定的策略,补齐短板,重点加强话语设置能力、提高话语叙事能力、增强话语加工能力、提升话语推广能力、提高对全球话语和多元话语的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