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99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篇
法律   21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3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41.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South East Asian and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perceptions of the priorities for anti money laundering (AML) and anti terrorist finance (ATF) in relation to three industries: security goods and services; the timber trade; and ‘informal’ value transfer and banking services. It might be expected that all countries would equally support each of these aspects of AML/ATF policies, without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 industries generating the proceeds. As this paper will show, however, historical experience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patterns of trade shape countries’ approaches, resulting in distinctive enthusiasms and reservations. In a nutshell, the EU points most strongly to products and services originating in Asia as posing AML/CTF risks, and locates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s falling within Asia - a projection of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that is reciprocated by Asian countries. Asian countries perceive a need for tighter control of dangerous products exported by the west, for example, small arms and light weapons, and of related money laundering circuits. Asian and European policy makers increasingly articulate concerns over illegal logging and related laundering, however European importers and their governments see responsibilities for this as falling primarily within Asia. Finally, the EU (like the US) perceives high levels of laundering risk in ‘informal’ value transfer/banking services, in which Asian-run businesses have a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the future, as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trade shifts, and as Asia increases its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fora including those concerned with AML/CTF, so the region’s policy preferences may be expected to carry more weight.
Michael LeviEmail:
  相似文献   
942.
随着全球转基因产品种植面积的扩大,人们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担忧与日俱增,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贸易措施,以保证本国国民生命健康和环境免遭破坏。WTO成员要想成功援引《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必须满足以国际标准为基础、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保护水平适当和有关同等待遇的规定等适格性条件。我国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还须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立法、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相关规则与标准、建立转基因产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43.
从分析制度经济学与法经济学的发展入手,可以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节点,即制度、交易成本、效益等,并对法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4.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结合度指数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贸易结合度越高的产业,说明该国(地区)在该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那么产业间贸易越明显;产业内贸易明显的产业,其对应的产业比较优势差距较小。中国与东盟产业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在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以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充分利用历史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4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区域,连接着中国和东盟两个市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46.
新阶段中朝经贸合作的新特点及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中朝关系经历一段磨合出现的新变化使中朝经贸合作呈现出新特点。本文通过对中朝经贸合作特点及朝鲜本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深化中朝经贸务实合作的思路:依托中朝两国和国际社会持久的努力,以非市场机制手段有意识地对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行调节,通过两国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优势互补,推动朝鲜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中朝经贸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947.
本文首先回顾了东亚各国签订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历程,认为随着东亚各国相互依赖的加强,东亚的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加深,并提出了未来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三种可能方案,进而分析了各种方案可能性的程度。韩国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战略方面,都应该在建立东亚合作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东盟和韩国在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达成的过程中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在中日之间也发挥着协调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48.
虽然后新自由主义、后东亚模式分别受到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的追捧与推崇,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新东亚模式由于政治转型的阵痛而备受冷落.然而,与后新自由主义导致经济依附性发展不断加深,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后东亚模式导致政府失灵加剧,金权勾结普遍化相比,新东亚模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更为协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强.随着后发国家发展环境的改变,新自由主义与东亚模式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只有通过积极的战略转型,依靠民主宪政和有限贸易保护政策制约政府失灵,减少市场失灵,后发国家才能够避免经济的过度依附性发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现代化的赶超.  相似文献   
949.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经历了建立和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滑坡与复苏—平稳发展的演进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双边贸易合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蒙古国对待俄罗斯贸易合作的态度由被迫转变为主动,其运行模式也由排他式转变为开放式,这与当时蒙俄两国的政局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从现实情况看,尽管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蒙古国在贸易上对俄罗斯的依存度一直很高,而且仍具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50.
目的:研究中药开心散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开心散治疗,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对肾组织LDH用显微镜-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测定血清和肾组织SOD、MDA、NO含量。结果:肾缺血1h灌注15min后,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肾小管LDH活性增加;血清和肾组织SOD、NO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结论:开心散具有减轻脂质量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这可能是开心散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