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29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38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3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析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益平 《现代法学》2000,22(4):41-43
本文阐述了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问题 ,分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和实践 ,说明数据电文作为证据是可采纳的 ,提出应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 ,使法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2.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引发了身份对当代人和当代社会深刻影响实施的思考。身份的连带责任效应表明,拥有某种身份的人所实施的违反道德或法律的行为必然会连累到其他拥有相同身份的人。身份的搭便车效应表明,拥有某种身份的人所做出的高尚或伟大的行为可能会惠及到其他拥有相同身份的人。身份的刻板印象效应表明,社会上形成的对某一身份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拥有该身份的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法律上的很多制度,包括连带责任制度、结社自由制度、反歧视制度等,与身份的这些效应和影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3.
信息披露是委托人和投资者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决定投资行为和分配激励效应的重要依据。是进行公司治理和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在内部治理中,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对管理层评价的基础等;在外部治理中,信息披露是建立有效市场的基石,它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等。为发挥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效应,应鼓励上市公司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信息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84.
财政预算具有何种法律效力,此为当今财政宪法上重要问题之一。在德国,财政预算主要是一种“授权性规范”,虽具有“限制支出最高金额”之“拘束效力”,但人民不得据此主张权利。而在美国,参众两院的“拨款委员会”依据国会的预算方案举行听证,并由其下设委员会通过具体的拨款法案,该法案具有强制支出之法律效力。在制度形式上,我国的财政预算与美国颇为接近;但是因其缺乏充分的保障机制,故而难以遏制违反财政预算的行为。今后,我国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等方式来强化财政预算的法律效力,亦可通过建立“纳税人诉讼”等制度适当扩张财政预算的外部效力。  相似文献   
85.
登记的效力,外国立法例有登记要件主义、登记对抗主义和托伦斯登记制度三种不同观点。登记是物权变动的要件,具有公示、公信和警示作用。我国法律采取了登记要件主义,但对于登记的范围应加以具体规定。物权变动应与原因行为相区别。动产登记采登记对抗主义。  相似文献   
86.
论自认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认效力分为自认的结果效力、自认的中间效力与自认的边际效力。自认结果效力,对当事人言,主要产生举证负担转移结果效力,即本由一方当事人承受的举证负担,因对方当事人自认而卸除,转由自认者承受的效力;对法院言,事实认定权受到限制,只能在自认事实范围内为事实认定。自认的中间效力,对当事人言,自认具有不可撤销性;对法院言,自认具有不可分性,此乃原则。例外对法院与当事人皆有自认的撤销与追复的准许与行使问题。撤销的追复,即对准自认,当事人可以在以后的诉讼中,可以提出证据以否认其效力。自认的边际效力,即不适用自认的情形,如在他案件中的自认、法院职权调查事项、人事诉讼事项等。  相似文献   
87.
借用物理学中“连通器原理” ,我们认为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人事流动存在一种吸纳和挤压效应。在这两种效应作用下 ,同时由于社会与政府之间人事流动控制阀门的软化和人事流动通道的不畅 ,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出现反复而且社会与政府人事管理发生诸多危机。据此 ,可以探讨通过缓解社会的挤压效应、弱化政府的吸纳效应、强化人事流动控制阀门的调控机能、建立顺畅的人事流动通道等途径以解决此课题。  相似文献   
88.
汪志刚 《法学研究》2009,(3):119-134
在关于动产善意取得法理基础的诸说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占有公信力说。该说不仅有悖于法理和民法体系逻辑,而且在实践中也会遭遇许多困难,不足为采。善意取得的本质是保证本着诚信而行为的交易主体能在社会公认的正常交易环境下依法实现其交易目的,其法理基础是交付的效力,伦理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交易安全保护则是该制度内含的经济理性。  相似文献   
89.
虚拟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人们对它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认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正确认识和掌握虚拟经济的运动规律越来越显得重要,特别是它自身的虚拟性经常表现出来的两面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0.
未生效合同是指已经有效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此概念源自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之区别。生效与否跟有效与否的判断不同,未生效不等于无效,生效与否的判断是时间的函数,可以将这种判断称为过程判断。本文将未生效合同分成三类: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经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的合同;附延缓条件、附始期的合同;当事人约定其他生效要件的合同。三类未生效合同各有其特征,民法应当基于合理性的考虑,对各类未生效合同的保护作出妥适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