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5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采用右侧关节腔直接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人工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药方剂,并在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第7、14、21、35天,各组随机取4只鸡进行剖杀,取心、肝、肺、肾等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本教研室所组方剂对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鸡的脏器变化趋势与感染对照组鸡相似,均为试验初期急性病变,此后病变逐渐减轻,但试验组鸡的脏器在初期明显较感染对照组的病变轻,且此后病变减轻与恢复出现的时间早,速度快。表明,本试验所用中药方剂具有保护内脏器官,促进组织恢复的功能,可以预防和治疗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2.
用鸡、鸭、麻雀3种不同源性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分离株人工感染80日龄的SPF鸡,初步试验发现,这些病毒均能使接种鸡的腔上囊明显萎缩,组织切片见淋巴滤泡萎缩、坏死,从人工感染的鸡腔上囊组织中可检测和分离到IBDV。各试验组的腔上囊指数平均值分别为:鸡283,鸭314,麻雀364,对照组511。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3个攻毒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3.
黄芪多糖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由未免疫接种腔上囊病疫苗鸡的种蛋孵化而来的160只1日龄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于26日龄时按每只0.3 mL的剂量用IBDV攻毒。A、B组未用黄芪多糖(APS)处理,C、D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APS 6 d,剂量分别为每只鸡5 mg和10 mg。分别在21、29、32、35、38日龄时心脏采血1~3 mL,测定E-C3bRR、E-ICRR、ERER和ERIR。结果显示,雏鸡感染IBDV后可使E-C3bRR和ERER显著降低(P<0.01);APS处理组E-C3bRR、E-ICRR、ERER均高于A、B组(P<0.01),其中D组最高,而ERIR则与A组相似。证实,雏鸡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APS可显著提高其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4.
肉鸡脂肪肝综合征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脂肪日粮饲喂45日龄三黄肉鸡,建立脂肪肝综合征(fatty liver syndrome,FLS)病理模型,系统观察了FLS鸡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与正常对照鸡比较,FLS鸡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显著升高(P<0.01),ESR血沉、血沉方程k值降低(P<0.01);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以及肝脂肪含量和肝指数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25.
鸡胚免疫器官组织学发育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孵化至 12~ 2 1日龄鸡胚的免疫器官胸腺、脾及腔上囊进行组织学连续性观察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鸡胚免疫器官的组织发育过程。观察结果显示 ,胸腺的组织结构发育和形成较早 ,自 12日龄起胸腺就已形成原始的胸腺小叶 ;虽然脾在 12日龄时就已初具轮廓 ,但脾直到 18日龄才开始隐约形成形态可辨的红髓和白髓 ;腔上囊淋巴滤泡自鸡胚发育到 17日龄时即渐趋明显 ,但完整的滤泡皮质和髓质结构在出壳前仍然处于分化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26.
将 1日龄艾维茵肉鸡雏 2 0 0只随机分为 4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Ⅳ组为试验组 ,分别饲喂不同日粮 ,Ⅰ组 :基础日粮 (含Zn 10 0mg/kg) ,Ⅱ组 :基础日粮 Zn 1 4 0 0mg/kg ,Ⅲ组 :基础日粮 Zn 1 90 0mg/kg ,Ⅳ组 :基础日粮 Zn 2 4 0 0mg/kg ,试验期为 7周。结果发现 ,日粮高锌可导致雏鸡红细胞C3bRR花环率降低 ,ICR花环率升高。Ⅱ、Ⅲ、Ⅳ组C3bRR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下降 (P <0 .0 1) ,Ⅲ、Ⅳ组第 5和 7周龄时也极显著低于Ⅰ组。Ⅳ组ICR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5 ) ,Ⅱ、Ⅲ组ICR花环率也有所升高 ,但与对照组比较 ,仅Ⅱ组于 5周龄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7.
鸡细小病毒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可鉴别鸡细小病毒(ChP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根据鸡细小病毒NS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1套特异性引物,在该套引物的F3与B3区域中设计1个探针,其探针用FAM标记,优化建立了能鉴别ChPV的荧光LAMP检测方法,并使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1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能检测到ChPV,并与其他禽类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最低能够检测1.02×10^-5ng/μL的ChPV DNA模板;对临床可疑样品的检出率为24%。表明,本研究建立的ChPV荧光LAMP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等优点,可用于检测ChPV。  相似文献   
28.
氢氧化铝纳米颗粒对鸡新城疫抗原的免疫佐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城疫病毒为抗原,制备纳米氢氧化铝和常规氢氧化铝佐剂灭活疫苗,分别免疫20日龄雏鸡,比较了免疫后2~24 d的抗体效价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纳米氢氧化铝佐剂组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10 d达到峰值,为6.67±0.58,免疫保护期超过9 d,常规氢氧化铝佐剂组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10 d达到峰值,为4.33±0.58,免疫保护期小于7 d;与常规氢氧化铝佐剂组相比,纳米氢氧化铝佐剂组免疫后4~17 d的CD4以及10~17 d的CD8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在峰值时后者的表达量为前者的2.0和1.9倍。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铝佐剂能辅佐鸡体产生比常规氢氧化铝佐剂更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9.
鼻腔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呼吸道肥大细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文  杨倩 《中国兽医科学》2006,36(10):837-841
用添加CpG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对7日龄罗曼公鸡进行鼻腔免疫,14日龄加强免疫一次;分别于首免后第3、5、7周剖杀,取鼻腔、喉部、气管、气管叉及肺组织,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肥大细胞,观察呼吸道各部位肥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显示,首免后第3周气管和气管叉黏膜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第5周时喉部和气管叉黏膜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气管黏膜中肥大细胞数量也极显著增加(P<0.01),第7周肺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肥大细胞的数量在喉部最多,气管叉次之,气管和肺较少。试验结果表明,局部黏膜免疫可增加呼吸道肥大细胞的数量,肥大细胞可能参与黏膜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0.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鸡白细胞介素-17(ChIL-17)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经ConA刺激3h的鸡脾淋巴细胞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了ChIL-17的cDNA。该cDNA全长725bp,其中第2~508位是该基因的阅读框(ORF),共编码169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序列相比较,二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722/725),共有3个碱基发生变异,其中有2个变异位于阅读框之内。DNAssit软件分析表明,二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同时,以鸡脾淋巴细胞DNA为模板,用PCR方法首次扩增获得了ChIL-17的基因组DNA序列,经序列分析,其序列全长1934bp,由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组成,3个外显子分别位于第2~27、569~815和1484~1720bp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