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139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10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推行绿色发展战略是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国经济良性发展、实现十九大所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其价值源泉——绿色劳动,绿色劳动的思想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马克思和舒尔茨,ILO的体面劳动、企业社会责任、现代化、知识经济、现代社会保障都蕴含着绿色劳动的思想。目前我国在社会劳动领域存在很多问题,推动劳动的健康绿色化,需要政府积极地引导推动、企业树立新的用人理念、工会努力发挥有效维权的作用,并需要多方面借鉴国际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从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与道家的“发乎情,止乎游”,历经了禅宗的“发乎情,止乎觉”,明清之际启蒙美学主旋律变为“发乎情,止乎情”。它代表着中国美学在与“西天”佛教文化对话后的成熟,距离最终的突破,距离“五四”之际王国维、鲁迅的探索,乃至距离后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奠基于“万物一体仁爱”新哲学观基础上的情本境界论生命美学的探索,都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3.
Follow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hanges in how ethno-racial identity is conceptualize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by the destabilization of categorical frameworks, the author looks at how law reacts to these discussions and paradigm shifts, and argues that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approaches face severe linguistic and conceptual limitations by operating within a “choice” and “fraud” binary. The article then questions if the free choice of identity exists as a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minority protection law, a legal field that arguably represents a global political and ethical consensus. The author makes two claim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enet of legal logic, a proper right to free choice of identity allowing people to opt out of racial, ethnic, or national (minority) communities would necessitate the freedom to opt in to the majority or to any chosen group. The second claim, however, is that international law would not actually construct an approach to opting in. Thus, the right to free choice of identity is not an autonomous, sui generis right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实践中,法院调查证据的权力越来越萎缩,给司法发现正义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其实,法院依据职权调查证据是法官自由评价证据作出公正的判决所必需的手段。在我国,需要通过完善法院职权调查证据的程序以及规范取证方法等来保障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力并防止其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15.
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至今,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和发表言论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通过法律划定了网络言论的边界,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不但没有扼杀言论自由,反而成为网络言论自由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当然,我国的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公正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还要以社会公正发展为前提。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学说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变革理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终极关怀”。只有社会公正发展,人才能有一个真正发展的社会条件;反过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又能推进社会公正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上存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争,二者都是在认识论角度论证,因此应引入价值论分析方法.国外存在客观的"排除合理怀疑"和主观的"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具体界定我国"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时,应当根据所要证明的罪行轻重,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我国的户籍制度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的自由迁移、195 8年开始的严格限制户口自由迁移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主要是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三个时期。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尚局限于小城镇范围 ,这有其认识上的严重误区。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实行全体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 ,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黄贵荣 《思想战线》2002,28(6):116-120
1945年美英围绕战后国际贸易体制问题展开了一场外交攻防战,出于世界领导权、商业利益及对苏战略的需要,美国放弃了多边自由贸易纲领,转而采取多边谈判程序的安排,形成了美国构筑战后国际贸易体制的政策目标和方法,为多边贸易谈判体制———GATT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自由、民土、人权 ,这三个概念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其中 ,自由主要是作为哲学范畴出现的 ,民主和人权主要是作为政治范畴出现的。政权在民、民主共和与契约思想 ,是西方古代的民主思想 ;在近代西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 ,资产阶级高举自由旗帜 ,宣扬天赋人权 ,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思想 ,并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总的倾向是阶级调和、福利主义和参与主义 ,不对政治现象作阶级的或社会的分析 ,抹杀资本主义民主、人权与社会主义的民主、人权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