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542篇
中国共产党   200篇
中国政治   367篇
政治理论   102篇
综合类   4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现代化意义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法律文件,它的失败教训,对中国现代化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失败的原因在于设计本身的缺陷以及法治发展动力的缺失。分析《临时约法》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探索中国当今现代化宪政法治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幸福感是对物质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满足感性需要的生活状况,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一种不断追求理想的境界,达到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幸福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判断。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普遍改善,  相似文献   
953.
占有与本权是两种法律现象。本权占有不仅是既存状态,而且是应然状态;无本权占有只是既存状,不是应然状态。占有是事实判断,本权是价值判断;占有是事实状态,本权是观念状态;占有是客观事,本权是主观事实;以是取得本权的原因占有有事实支配力,本权有法律支配力。占有与本权之间可以互为因果关系。本权与占有可以分离,即本权可以脱离占有。  相似文献   
954.
相较于二审法官,一审民事法官的工作较多地集中于事实认定上,而精准的事实认定离不开科学的事实争点整理工作。在这个层面上,说事实争点整理是基层民事法官的一门必修课,是不为过的。这些琐碎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对审判结果影响不大,深究下去,却关乎当事人的切身权利,与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实现密切相关。但是,一方面,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界对事实争  相似文献   
955.
梅森·拉德介绍他最近的论文说:尽管广泛的评论一直致力于推定这个主题,但在它们的运用应当如何得到规制的问题上仍未达成一致。1在这一点上,拉德院长无疑是正确的。2在民事诉讼3推定的性质及其适用规则的问题上,争论一直僵持不下,4而由这些争论所引发的混淆也未曾展现出缓和的迹象。詹姆斯.布拉德利.塞耶在将近一百年前就说过:在我们的案例中,无数主张都是以推定名义出现的,而且在种类上是那样不同且无可比性,在构思和表述上是那样的随意,完全缺乏缜密思考,根  相似文献   
956.
957.
变更待证事实方式、严格责任、阶梯型罪名体系都具有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难的功能,它们与刑事推定一起构成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难的体系,三种方式的存在为准确定位刑事推定提供了坐标系。通过分析三种方式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难的有效性、适用范围、正当性,可以初步勾画出刑事推定在解决证明困难体系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958.
核心提示:侦查困局通常出现在两大环节中:一是调查取证环节,在此阶段遭遇阻力,调查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案件开局不利,极有可能“胎死腹中”。二是预审环节,一旦陷入僵局处理不当,轻则造成案件事实无法彻底查清,存有疑点;重则会导致无法成案定罪。破解困局之法并不只囿于文中所例举之法,更没有固定模式。侦查人员只要能针对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破解之法就是“良法”,必有可以借鉴和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959.
诈骗罪是一种智能型犯罪,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各种表现形态。因此,诈骗罪很容易与其他罪相混淆。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探讨诈骗罪客观行为来分析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及与相关罪的竞合、区分的认定。  相似文献   
960.
量刑事实是公正量刑的事实基础。量刑事实包括法定的和酌定的量刑事实,并随着刑罚观念和刑事政策的变化而有增减,因而需要法官根据具体案情去"发现"和归纳,并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事实材料。明确了量刑事实的具体范围和内容后,尚需对量刑事实之于量刑结论的影响力,通过内部和外部比较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评价,才能真正发挥量刑事实对宣告刑的决定作用。而法官在量刑过程中对量刑事实的运用,则主要在于解决同向量刑事实可否超越法定刑限度、逆向量刑事实之间的冲突如何化解等问题,本文主张,同向量刑事实所决定的刑罚可以低于法定刑下限,但不得高于法定刑上限;逆向量刑事实间的冲突可以根据质的不同进行适当抵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