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38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相关主体的人身自由权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但是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对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过度减损.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人身自由即时强制措施的规定在适用对象范围、期限、实施主体、配套保障制度及权利救济途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难以妥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需要.应当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人身自由即时强制措施类型体系,适度扩大人身自由即时强制措施适用对象,明确隔离期限的确定主体和标准,将采取人身自由即时强制措施的主体限定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具有传染病检测能力的公立医疗机构,健全相关配套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52.
侵犯国家秘密犯罪中国家秘密的甄别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乃国之大法,其适用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等重大利益,不可不慎之又慎。而国家秘密的甄别是认定《刑法》中侵害国家秘密的犯罪的关键环节,目前这方面的司法技术还不很高超,有关规定还不尽完善,有些理解还不够准确,比如《刑法》和《保密法》中对于国家秘密的规定不尽一致,从而给认定侵害国家秘密的犯罪带来困难;再比如《密级鉴定规定》对于国家秘密的鉴别和认定没有作出严格的区别,可能导致事后认定国家秘密的情况,有可能给《刑法》的适用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3.
14年前,一场命案让无辜公民于逵亮丧失了7年的人身自由。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为自己洗清冤屈,争取赔偿,又用了7年。  相似文献   
54.
一、许可制度的理论依据议员的人身自由受法律的特别保护,是西方国家的通例。早在中世纪,英国议员因不同意国王征税要求而遭国王肆意逮捕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英国议会专门立法,规定议员在赴议会途中和开会期间,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以保证议会会议的正常举行和议员意愿的自由表达。后来这一做法被许多西方国家所效仿,议员基本都有非经议会批准不受逮捕或审判的司法豁免权。  相似文献   
55.
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以人格尊严、人格自由等法秩序内涵的基本价值为基础,这也决定了作为一般性条款的一般人格权在制度功能上具有极强的涵摄能力,可以有效缓解法的安定性与向社会生活开放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与民法上的这种功能预设相一致,一般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具体表述可以是"其他人格利益"而非必须采用"一般人格权"概念。当然,为使"其他人格利益"概念持续向社会生活开放,毋需在民法典中将其价值基础明确宣誓出来并限定在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内,而是应交给司法实践,由法官根据实践发展而在个案中综合考虑法秩序内涵的基本价值确定,从而维持法典外在体系的科学严谨性,实现内外在体系的融贯性。  相似文献   
56.
基本权利“限制统治”的功能,不只是要求公权力机关行使职权不得侵害基本权利,还要求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配置本身不会导致危害基本权利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基本权利是国家权力配置的消极规范。监察制度改革中留置权的创设和配置,也应接受基本权利规范的审查。留置措施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强度与逮捕类似,在我国《宪法》第37条对组织法立法权限的限制下存在合宪性困难。基本权利教义学虽然接受政党内部规则对党员权利的克减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放弃”,但关于留置措施讨论中的“家法说”和“权利放弃论”都较难证立。廉政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的配置,应该在宪法框架下积极稳妥推进。  相似文献   
57.
依法治国是基本国策,而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行政强制又是依法行政之焦点,而治安行政强制因其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则又足行政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所涉范围最广、力度最强、矛盾最尖锐。  相似文献   
58.
羁押在我国并非属于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而是专指有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庭确定其有罪之前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措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构建了相对独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建构背景看,该制度是人权保障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检察监督理论制度的创新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法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着社会秩序需求、司法效率价值等多种阻碍因素,对此应该予以重视,并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9.
职务犯罪案件批捕权上提一级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逮捕作为以剥夺人身自由为手段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它的准确适用不仅关系到案件的及时高效侦破,也关系到犯罪嫌疑人人身和自由的保障。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理论和实务界开始讨论刑事案件审查批捕权的归属问题,尤其是对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特点的职务犯罪案件逮捕权归属问题的争论尤为激烈。  相似文献   
60.
辽宁西丰"拘传记者案"是地方公共权力侵犯公民宪法权利,侵害传媒新闻自由权,侵犯记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该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是,应着重在制度层面上调整地方党政机关职权划分和完善党对地方事务,尤其是司法事务的领导方式;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完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细化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司法行为的法定要件,特别是要尽快完善关于记者权利保护的立法等,以更好地保障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对我国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