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60篇
世界政治   3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3篇
法律   3774篇
中国共产党   1407篇
中国政治   2640篇
政治理论   944篇
综合类   222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938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824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814篇
  2008年   918篇
  2007年   744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裁判的正当性和裁判的终局性是刑事审级制度建构的两大基本目标。我国两审终审制的建构基本上遵循了大陆法系的模式,但第一审程序在吸收不满、保障裁判的正当性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第二审程序的某些方面亦有待完善,其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裁判的终局性几乎不成问题,但裁判的正当性则主要来源于实体的正确性。我国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首先应当着眼于从第一审程序加强裁判的程序正当性,其次应当对第二审程序加以完善,并在完善再审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当事人更多的上诉机会,从而使终局的裁判更加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992.
曾经。社会对“80后”的认识普遍是:以自我为中心,少有感恩之心。对别人要求多、自己付出少;不爱学习,求知欲不强;渴望成功,但不甚努力;功利意识强。组织纪律性差等。不可否认,“80后”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思维更加独立;他们有着发散性思维。不愿意被动接受现有的东西:他们渴望在工作中实现并持续提升自己的价值:他们具有行动力更强等一些优势。  相似文献   
993.
苏区精神的创生性转化指的是作为新传统文化的苏区精神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并焕发生机的过程。从文化特征上看,苏区精神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意识,具备创生性转化的可能性,而苏区精神自身的文化因素、空间因素以及面临的社会转型因素和当下性因素共同决定了创生性转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4.
经济法是在法律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经济领域法律社会化的现象,必然以社会为中心,具有社会本位性。本文认为经济法作为社会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法的基本属性,经济法以立足于社会,维护社会利益为基准,追求社会公平,由此更加表明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  相似文献   
995.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老楼加梯”因价值冲突在全国推进困难,其本质是多元利益群体在加梯过程中异质、多变的偏好难以显示与聚合。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构建偏好显示与聚合框架,借助46个案例进行清晰集质性比较分析(CS-QCA),探索影响“老楼加梯”成败的7个条件变量及其组合作用:成功的必要条件是需求调研和议事磋商,充分条件是部门牵头和方案创新,与能人斡旋和政策指引也有很强关联。“老楼加梯”成功有部门驱动型、能人驱动型、携手驱动型3种类型和6条路径可供选择。由此可以设计需求显示和聚合方案,包括4条表达渠道和4项需求调研、部门回应性牵头服务、部门主导三方全程议事磋商、技术和筹资创新工具箱等。  相似文献   
996.
【要点提示】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处理的规定比较原则,而涉及合同解除的案件占人民法院审理的合同案件较高比例,其中继续性合同基于总给付在履行完毕前不确定的特点,处理上更涉及若干难点问题,理论上有争议,实务处理差异较大,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公证的效力渊源于公证人代表国家表达的意志。这种裁决性思维下产生的的公证效力观念,不仅支配着公证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它还影响着社会对公证的评价并进而加重了公证人的责任。由于这一假定。公证人对法律行为公证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体验和记录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并提供咨询利益,而是利用自己有限的发现手段去发现那些只有借助国家强制力才足以发现的事实。这一观念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加重了公证人的责任:其一。在咨询利益方面.不仅要对特定的作为咨询利益购买人的当事人承担责任,还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责任。其二.在证明利益方面。不仅要对借助公证证明才得以确切地认识事实的不特定社会公众承担责任.还要向早已对这些事实真相心知肚明的当事人承担责任。因为这一观念不仅赋予公证人对行为合法性的主观判断与真实性证明以相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98.
《党课》2008,(10):121-121
“蝙蝠”是世界第一种实战性的“射后不管”制导导弹,二战初期由美军秘密研制,具有自动瞄准和自动攻击目标的特点。二战后期,“蝙蝠”首战攻击了一艘日本的战舰。  相似文献   
999.
商业经营方法在何种情况下可授予专利?美国联邦巡回法院的Bilski判决通过对以往最高法院判例的整理,确立了新标准,给出了新的解答.从理论和实务两个角度,分别对Bilski标准的意义进行了评述,对我国相关法律的诠释和Bilski标准的成长性进行论述,对我国企业如何正确应对该标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现代政治的运行需要法律的调整和控制,政治法由此而生。政治法是调整政治关系的法律,包括政治主体法、政治行为法、政治程序法与政治责任法。学界一般把政治法归属于宪法类法律。从政治的法律调节和法律本身的层级结构看,这一归类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固然也调节政治关系,但并不涵盖政治运行的具体过程,不能替代政治法,不能把二者等同。政治法也不是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宪法国家对具有宪法内容的法律表现形式的称谓,不适合用于中国这样的成文宪法国家。把政治法归属于究法类法律不利于实现政治过程的法律调节。政治法不具有宪法属性,是宪法之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