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50篇
中国共产党   188篇
中国政治   406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3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胡晓敏 《世纪桥》2012,(23):86-87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最为基础的就是词汇部分,而这一部分也是英语初学者最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针对学英语难,记单词更难的问题,笔者希望本文能对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希望对英语语言学研究能够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32.
文化革命与制度修辞 本文所讲的文化革命,是指中国近代以来长程革命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如果把近代中国的革命三分为经济革命(器物革命)、政治革命(制度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话,那么,其基本进程也是从经济、制度再到文化.洋务运动就是经济革命的肇始,戊戌变法则是政治(制度)革命(改革)的肇始,而新文化运动就是文化革命的肇始. 我在这里之所以用制度修辞,而不用法律修辞,是因为法律仅仅是制度(正式制度或大传统意义上的制度)的前提要件——尽管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除了法律之外,制度还需要理念、主体、行为、反馈等条件.所以,制度修辞更能够表达修辞对法治建设的意义.那么,文化革命和制度修辞之间是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33.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是外国留学生,教师的教学水平,道德修养,敬业精神都会影响留学生对中国教师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重视中外文化差异对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视学生汉语学习情况适时使用学生母语、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注重课堂教学技巧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4.
要成为一位杰出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 有效的沟通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是团体内部、团体之间、组织上的或者外部层面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35.
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天赋,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经常性地进行仿写课文的训练,让他们在仿写中轻松地掌握习作的谋篇布局(立树干)、描写技巧(添枝叶)等写作方法,手把手地教会孩子"画"一颗"树"的方法,也就为孩子"画"一片"森林"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快地推动学生走向完全独立性的创作.  相似文献   
36.
我有幸参加工会系统的新闻骨干培训班,有幸面对面地聆听疆内新闻界的各位资深老师、前辈给我们讲解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人物新闻的撰写,新闻图片及风光图片的拍摄技巧和要点等等,使我全新地、系统地了解新闻领域丰富的知识。在边学习边交流的过程中,也让我了解了《兵团工运》杂志开办的目的以及各类栏目的用稿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37.
米幼萍 《求索》2012,(12):168-169,167
汉语新媒体的出现为文本间性类型提供了更多鲜活语料,文章以汉语新媒体——网络连载的通俗历史作品语篇为语料,按照源文本进入当前文本是否产生变异为参照,创新性地将互文类型分为零度型互文和偏离型互文。发现互文类型与汉语修辞格呈部分对应关系,其修辞动因是零度型互文可增强信度,偏离型互文为求新求异。  相似文献   
38.
正说她浓,可以浓得化不开;说她淡,淡得可以不知不觉。这么一个只有25岁的女孩,为啥有那么多病人向她求医,还给她送锦旗,就连资深医生也为此而羡慕。近日,笔者带着好奇,到五师八十九团医院去探寻这个年轻女孩。早晨刚上班,拄拐棍的、被人搀扶的、也有坐轮椅的患者,排队等候在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个身穿白马  相似文献   
39.
陈锐 《现代法学》2013,35(4):47-61
唐代判词是中国古代法律智慧的结晶。一些用骈文写成的判词,修辞考究,形式优美,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一些学者认为其是"堆垛故事之浮词"。经考察发现,一些优秀判词并非如此,华丽外表之下有着丰富义理,这与评判唐代判词的标准有很大关系。一篇优秀判词首先要观点正确,其次要合乎法律,此外还要合乎逻辑、言辞优美。只有这四者比例协调,才能形成好的判词。以"刑狱门"为代表的唐代判词符合上述原则,因此,并非"徒有其表"。唐代判词还非常注重法律论证,论证结构非常复杂,普遍采用中国传统辩证论证方法,即"双证"方法,亦即理证与事证相结合、正面证明与反面证明相结合、演绎论证与模拟论证相结合,一阴一阳,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表明,到唐代,我国古代法律思维已经逐渐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40.
为使法律沟通有效地进行并能达致沟通目的的实现,法律沟通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平等原则、真诚原则、合法原则、适度原则、过程性原则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等.与此同时,法律沟通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主要有:法律沟通的主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法律沟通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和富于幽默感,沟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