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159篇
工人农民   54篇
世界政治   3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6篇
法律   1984篇
中国共产党   2781篇
中国政治   4889篇
政治理论   2348篇
综合类   257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1248篇
  2013年   1227篇
  2012年   1527篇
  2011年   1516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224篇
  2008年   1186篇
  2007年   938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理论探讨》2006,(5):29-32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果断处置,合理管理。管理应该分阶段进行:危机爆发前,培养危机意识,建立预警系统,加强政研合作;危机发生后,确保信息公开,动员社会力量;危机结束后,做好善后工作,消除危机后果,总结经验教训,启动政治问责。  相似文献   
32.
阿计 《人民政坛》2006,(7):36-38
近期.北京就出租车调价举行的听证会.成为今国瞩目的公共事件。尽管只是每公里上涨4毛。但围绕调价所爆发的利益冲突.其激烈程席“并不亚于一场战争”:尽管吸纳民意的大门犹在半开半闭之间.但民间意识的苏醒和行动自觉.却自发打开了一扇表达诉求的窗口:尽管备受批评的听证会有“失败”之嫌,但听证过程中涌现的诸多新气象.却为未来的民主实践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33.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新一类经济法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学学科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成果交集指向其社会性和中介性,它构成了经济法上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法学视野中的社会中介组织处于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中时,民法和行政法无法调整该社会关系。社会中介组织的本质与经济法的宗旨、性质、价值本位等高度契合,其因此具有了新一类经济法主体的唯一身份。经济法主体视角下的社会中介组织理论有利于解决专利权滥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公益诉讼、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构建等难题。  相似文献   
34.
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角度审视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民的"私人产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35.
公共信任作为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是一个社会促进与实现和谐的内生性条件与人文环境。我国市场化的社会结构转型和由此引发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契约化,不仅引起我国传统公共信任的结构、演化机制及关系序列发生变化,而且导致公共信任在社会转型期的重构发生结构冲突以及与社会信任、个体信任关系的疏离,进而影响到政府自身的职能转化和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36.
根据现行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贪污罪的一般或基本概念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不仅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还严重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历来是刑罚惩治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一些涉案人员的主体身份、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从而确定其罪名是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需要细致分析。以下有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载于我国宪法的治国方略。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制素质,是实施这一方略的一项艰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学校尤其是高校的一项神圣使命。如何搞好高校公共法律课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法律公共课教学中运用实例教学法问题,谈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38.
政府垄断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生产,是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政府可以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但并不一定非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不可。要建立新的公共物品管理机制,使公共物品领域成为政府与市场共同调节的领域,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积极性,建立分级管理机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权责关系。公共物品经营的模式应多元化,主要应有:公有公营;公有私营;私有私营;社会或使用者提供。  相似文献   
39.
社会危机处理信息机制是社会爆发危机事件后社会系统在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发布和利用过程中的理念、原则、体制、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本文以中国非典危机处理为案例论述了社会危机处理信息机制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0.
略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选择理论所倡导的经济人假定、弱政府模式以及公共物品的混合供给制对政府改革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就我国而言,公务员单纯的道德人定位应当让位于经济人定位;强政府模式应当让位于弱政府模式;以政府为中心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制应当让位于多元混合供给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