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6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5752篇
中国共产党   459篇
中国政治   1339篇
政治理论   341篇
综合类   184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802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三网融合"作为新的传播技术和营利模式,带来了复杂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在"三网融合"的技术背景下,判定是否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仍应坚持《著作权法》规定的法定标准.总结涉"三网融合"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审判经验,对因手机上网提供Wap搜索转码服务、因互联网电视机传播侵权影视作品、因提供连接互联网与电视机之视频播放器或电视机顶盒传播侵权影视作品、因IPTV互联网电视传播侵权影视作品而引发的著作权案件进行裁判规则梳理.对审理"三网融合"案件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回看"服务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调整的范畴,IPTV业务是两个以上经营主体的共同业务,并以此定性来裁判相应的著作权侵权案件.  相似文献   
182.
现代媒体技术和媒体行为一方面使声音标表人格的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又使其独立标表人格的功能减弱。现实中损害他人声音人格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保护声音人格利益的立法、司法难度却在加大。全面分析声音在现代媒体技术及媒体行为中标表人格的特殊性,有助于声音权制度的建立和声音人格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183.
所谓争议行为系指劳资争议当事人为达成其主张,所为之罢工或其他阻碍事业正常运作及与之对抗之行为。因而,设置纠察线行为并非罢工行为本身,而可归类于劳资争议行为之一种。工会罢工时,如有设置纠察线,仍应另外认定设置纠察线是否符合于要件。以美国法之经验,合法纠察线设置与抵制行为之要件,仍需符于不违反集体劳动法对主体、目的、手段与程序之禁止规定。不应限于罢工时才可以合法设置罢工纠察线。  相似文献   
184.
麻勇斌 《当代贵州》2013,(22):32-32
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得体之法,关键在"理"。必须依"理"保护、依"理"利用,古村落才能做到既保住古老的神韵又焕发全新的生机。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多少有些差异。在学理上,保护和利用,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从"理"的角度,对以下四个实际问题作简要讨论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5.
一、宪法权力体制与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性质行政强制执行权涉及行政权与司法权之界分,从理论上讲,应该首先是一个宪法问题。从权力体制划分来看,在我国宪法体制中,包含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国家元首的权力、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国家审判机关的权力以及国家检察机关的权力等。其中,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享有行政权,而人民法院则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在权力体制中,  相似文献   
186.
与域外公司法普遍倾向于不承认行政解散权相对比,我国立法将过多的“违法事由”均托付给行政机关一揽子解决的泛行政解散权的规定,属于“泛行政解散权”的制度设置,这主要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承继与强大的行政干预的路径依赖,需要反思与检讨.泛行政解散权的消解,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所必需.泛行政解散权的消解的主要方向是向公司自治、司法解散的回归,这并非是国家公权力的全面退出,而是要合理配置行政权与司法权,实现公司自治、行政监管与司法干预在公司解散事务上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7.
我国刑事起诉制度一直采用“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一直被学界和司法部门所肯定,尤其是自诉制度存在积极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起诉方式并存模式的合理性,学界司法部门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通过分析自诉制度的弊端,笔者认为应当废除自诉制度,将自诉制度的优点纳入到公诉程序之中,实行公诉垄断主义的追诉模式,从而更加有力的打击和惩罚犯罪。  相似文献   
188.
从众说纷纭到落实改革,职务犯罪案件批捕权上提一级改革至今已经实行两年多,并且在一步步扎实地推进完善.本文从职务犯罪案件批捕权上提改革在司法实践中的成效分析入手,找寻职务犯罪案件批捕权上提改革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尝试着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职务犯罪案件批捕权上提一级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9.
王晓杰 《法制与社会》2013,(31):285-286
社会权面向的公民平等就业权要求国家积极的作为义务,国家的给付义务落实到行政法上即给付行政任务.政府通过就业领域的给付行政措施,如就业扶助、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教育与培训等,促进公平就业和充分就业,保障公民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90.
罗强 《法制与社会》2015,(5):102-1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愈发复杂,为了维护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需求也变得愈发强烈,在法律体系中刑事检察诉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社会经济活动公平和规范性的维护作用极为显著,本文将从价值目的的角度出发,结合刑事检察公诉的实际,对刑事检察公诉的价值目的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