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8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148篇
工人农民   351篇
世界政治   70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9篇
法律   4818篇
中国共产党   4089篇
中国政治   4995篇
政治理论   1641篇
综合类   271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1388篇
  2013年   1400篇
  2012年   1698篇
  2011年   1776篇
  2010年   1671篇
  2009年   1703篇
  2008年   1817篇
  2007年   1480篇
  2006年   1342篇
  2005年   1038篇
  2004年   799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575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感受美国     
廖静农 《湖湘论坛》2007,20(6):103-106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都是"一超独霸",究其强大的原因,除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外,与其广纳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密切相关.美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开放、包容、创新,利益至上和追求共赢.只要其顺应历史潮流,始终注意吸纳世界优秀人才,保持人才优势不丧失,就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树立世界性胸怀和全球化眼光,重视人才,依法治国,抱着务实的态度,正确处理同美国的关系,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02.
我国《刑法》第389条第一款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构成行贿罪的必备要件;第二款规定,“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第二款是否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行贿罪的必备构成要件,多年来一直是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不断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认定在经济往来中的行贿罪不需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条件,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是为了验证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成果(参见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北京)。那项研究是对北京一家国有企业职工参与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此项研究,能够描述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分析。本文只涉及其中的职工利益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工运》2006,(2):32-34
近年来,四川省各级工会组织围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维护基本职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探索创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机制,积极探索工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特别是劳动关系的新机制、新手段、新载体、新途径,在加强工会维权能力建设、创新工会维权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一、创新维权机制,提高维权能力的探索和实践1.源头参与维权。一是积极参与立法、政策制定。2005年上半年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工会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通知…  相似文献   
105.
时路 《天津检察》2006,(4):28-29
我国刑法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从本规定不难看出,行贿人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是本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为此,笔者从本罪的犯罪心理、行为特征、危害结果方面对行贿罪的立法制度作一简要探讨,使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6.
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在整个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甚为关键,关系到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成立,请求权主体的确定及赔偿数额的计算。本文立足于民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法律法规,从精神损害的定义出发,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了试探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7.
乐都县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动权。以“七廉”(助廉、记廉、讲廉、兴廉、报廉、保廉、促廉)教育为抓手.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筑牢思想政治防线.使廉洁教育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扭转劳动所得在GDP中的利益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勇良 《南风窗》2007,(17):60-62
劳动所得比重较低,资本所得比重较高,也是现行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一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09.
作者试图在此结合法人本质理论,脱离传统理论巢臼,从法人的人格内涵出发来探讨法人精神利益的存在,并进一步指出建立法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0.
崔建华 《人大研究》2005,(11):36-37
2005年7月14日《南方周末》何斗先生《期待中国“立法文化”新变》一文,对近年立法公开化、民主化所带来的一些利益群体积极主动地影响立法决策的现象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各个利益群体对立法的积极游说和诉求的充分表达,自会有利于形成平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的良法。”此说,想来不会有人反对。立法、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以及利益群体的积极游说是一种进步,应该不断加以推进。不过在赞赏和期许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在公民社会发育不充分、社会表达和反应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靠“各个利益群体对立法的积极游说和诉求的充分表达”,是否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