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7篇
  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162篇
工人农民   101篇
世界政治   2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8篇
法律   556篇
中国共产党   1241篇
中国政治   2077篇
政治理论   390篇
综合类   4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81.
邓晓成 《求索》2012,(5):102-104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学以消费性和娱乐性为主要旨趣,呈现出直观化、故事化、信息化、肉身化等形态,形成以"养眼文学"为重要表现形式的文学。"养眼文学"的着眼点不在于心灵滋养、思想提升、精神升华、性情陶冶或知识增长,而在于娱乐的实现、个体感性诉求的满足与视觉冲击的产生,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快餐化和文学价值倾斜,导致了文学泛化趋势和文学文体困顿,阻碍了文学的现代性进程。故而,从"养眼"回归"养心",是以"养眼文学"为重要表现形式的大众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2.
张新民 《学习月刊》2012,(10):26-27
自晚清民初以来,报刊在启蒙宣传、文化建设、思想传播和社会变革中都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建设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者陈平原指出:“整个二十世纪,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然后结集出版的。一个人从没有发表过诗.突然出了本诗集.这种情况有,但不多。这是第一。第二.所有的作家多多少少总跟报纸、杂志有关系,好多本人就介入了报刊的编辑业务。第三,报纸、  相似文献   
83.
从颍河镇往北走五里路,有个村落叫王双楼。村西头有个叫王囤的人,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挣了钱,要盖一栋小楼,在扒老屋地基时,挖出了一罐银元。因为是包工队揽的活计,见的人就多。人多嘴多,消息就传得快,不一会儿,全村人都知晓了。  相似文献   
84.
她未在深闺之中,寻她很容易。出了宝坻新城,沿着老宝新公路一直向东行10公里就会发现她静雅的妆客。第一眼望上去,的确是静雅。她不着浓妆,犹如一个清秀的女子;着了浓妆,反而会让人觉出几分做作,遮盖了原本淳朴的美丽。但她的淳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粗糙,是蕴含了丰富气质魅力的。  相似文献   
85.
黔中纪游     
游万峰林 万马奔腾仰天啸,千峰竞奇气势豪。 山间田畴阡陌横,岭上农家苗女娇。  相似文献   
86.
87.
殷夫.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先驱者.是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 他既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更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如实地记录了诗人的“啼,笑,悲,乐,兴奋,幻灭”,还真实地展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生活的波澜:他的诗歌不仅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气息,还闪烁着理想的光芒。让我们沿着他用诗歌描画的轨迹.来走进这位革命者的心灵世界吧.  相似文献   
88.
徐天戍  昝连生 《求索》2013,(5):149-151
流散文学以艺术的形式对“流散”这一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了诗性的表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与审美内涵。作为异质文化接触的产物和表征。流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文化症候。生态哲学以其有机的、系统的、互利的思维方式为流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意义。生态整体主义、二元模式批判、互惠价值观等核心思想的提出为构建健康的文化生态、实现流散文学向世界文学的良性进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9.
王敏 《求索》2013,(6):163-165
文学从古至今一直承担着开启民智、启蒙民众的历史重任。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反映出了中国社会消费观的深刻时代变迁。从整体上来看,“十七年文学”开始提倡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在“文革文学”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提倡享乐消费观的作品和作家受到严肃批评.新时期文学又完全体现出一种消费至上的社会消费观。这反映了社会消费观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行扭转、整合.作家最大的职责就是严格遵照革命文艺生产要求创造符合规范的文学话语。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话语权决定了文学创作中对话语权的控制与分配,使能够与国家意识形态保持一致的消费观获得肯定。改革开放的系列成果转变了建国以来形成的诸种消费观,当下,消费观本身不再是单纯政治话语权的折射,相反,它向你展现了一个崭新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当代神话,并蔓延昭示出一个新的中国“强国梦”。  相似文献   
90.
宁明 《求索》2013,(6):169-171
莫言作品的语言风格在三十余年创作期间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上世纪80、90年代,感觉化的语言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一些粗鄙和杂糅组合的语言也出现在作品之中,莫言以“先锋”的姿态屹立于中国文坛。到了新世纪,莫言小说语言趋于平实、凝练,并受到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学的影响。当然,莫言小说语言绝不是对某个文学范式的简单模仿,而是受到古今中外文学传统影响并打上个人烙印的语言。莫言文学语言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文学流变.增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