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1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6篇
法律   692篇
中国共产党   470篇
中国政治   884篇
政治理论   306篇
综合类   54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刘振磊 《学理论》2012,(32):109-111
立法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冲突,社会转型过程中利益冲突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趋向日益凸显,客观上需要在立法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利益平衡。在构建利益平衡机制过程中,公平、有效等价值追求的实现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与实施。在利益平衡诸要素中,立法公开制度建设最为重要。具体而言,利益冲突平衡机制的构建应当从立法机关自身建设、扩大立法民主参与、构建合理博弈平台等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2.
高校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法定"代言人",基本职责是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但在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中,其"代言人"资格却饱受职工权益诉求的责难,并不得不接受职工群体性的民意检验。在当前国家市场化专营并未得以完成的局面下,高校工会的社会定位依然依赖于国家的观念性和制度性输出。伴随着此种转型前景的日趋明朗,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的趋势,高校将来的属性可能更为类似与当前国有企业,届时高校工会的定位也将发生适应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实现将依赖于国家对目前工会"双重受托"属性的制度改造。未来的高校工会应当成为职工权益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73.
在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基于实现当地利益的需要,会采取组团或个体的方式展开博弈.从结构上看,博弈的目的是从浅层的角色博弈,再发展到深层的利益博弈,而且在每一层次的博弈都有所侧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地方政府之间无休止的博弈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无益的,应引导各地方间进行利益竞合,实现博弈关系的低级治理,再在此基础上达到利益超越,实现博弈关系的高级治理.  相似文献   
74.
异地高考政策实质是围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所产生的利益分配机制,它涉及多方面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考生与家长等。异地高考政策是一个由多元利益主体构成的政策网络,可以分为政策社群、府际网络、专业网络、议题网络。政策社群之间部门利益之争,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之间的教育公平和权力之争,府际网络之间的招生指标之争,府际网络与议题网络之间的利益之争,议题网络之间教育权利之争,导致了异地高考政策执行难度。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使异地高考政策网络成为一个非零和博弈的互动网络,推进异地高考政策的良好执行。  相似文献   
75.
追求判决一致是冲突法的古典抱负,传统反致之创设即服务于此一功效。拉塞尔开创双重反致先例之时并未释明其动机与理由。两种正相反对的解释路向彼此既不能证伪复又和谐兼容于双重反致,这表明应从第三维度即回归冲突法寻求判决一致之古典使命来解读其伦理取向。双重反致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够为只能实现判决相对一致的传统反致所不能担保的判决绝对一致之目标提供绝对保证,精确致达冲突法之意向。判决一致本身不体现伦理深度,其实现方式才体现伦理深度。传统反致的相对性在于他律,双重反致的绝对性则得益于自律。立足于自律之上的双重反致移情换位于外国法院之立场,散发出为他人的伦理暗香。为他人的脆弱性及其可能走向的为难他人的背反结局使其危机再现。对我意识的终极溯源揭示了他人就是上帝的本体论结构,逃脱上帝的不可能性是对为他人伦理及作为其技术表达的双重反致之伦理困境及伦理密码的辩证破解。  相似文献   
76.
作为经济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之一的"违反××法律、法规"(一般违法),与该行为总体上所违反的刑法规范(刑事法规),共同构成了经济犯罪具有的双重违法结构模式。由于刑法中许多犯罪都是以违反行政法规或者经济法规为前提的,司法人员要正确解释刑法条文,就必须要清楚相关行政法规和经济法规的具体规定。由于经济犯罪中的许多犯罪直接来源于非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在填补这些空白刑法时,不能脱离部门法的相关规定去阐述相关的犯罪构成。正当化事由具有行政从属性,即因行政机关的许可或核准而阻却行政犯罪构成要件,反之才具有可罚性。  相似文献   
77.
《廉政瞭望》2012,(5):35
近日来,"民航"二字频频成为媒体头条。4月,上海、广州两地接连发生旅客冲入机场控制区拦飞机的事件,引发全国热议:乘客拦飞机,维权为何不要命?同在4月,财政部下发通知废止机场建设费,改征民航发展基金,被公众指责这项改革是"换汤不换药",新名目背后,这项收费时间最长、收费范围最广、最没有法律依据、最不公开透明、引起最多反对声音的不合理收费依然顽强存在。在飞机已成为公众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之一的背景下,民航与公众之间的博弈不仅日益增多,而且逐渐升级,矛盾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78.
新书推荐     
《心尖上的民生》作者:张百新田舒斌出版社:新华出版社教育、社保、收入分配、医疗保障、住房五大民生问题是十八大和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是中央牵挂民生的心尖事。解决民生问题是一场激荡人心的博弈,有汗水,也有泪水,甚至有鲜血。本书正是解读民生话题的重点图书,通过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等人民群众心尖上的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民中荡  相似文献   
79.
研究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和对策,对提高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促进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破解收入差距难题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两方面对导致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双重分析,重点提出通过完善劳动收入淡判制度和宏观调节机制等提高劳动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80.
从实行改革开放算起,中国卷入全球经济博弈已经有30余年。人们注意到.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全球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融人世界,使人类发展史上一场超长距离的经济马拉松赛更为绚丽夺目。可以想象,若干年后,无论是赫赫有名的世界发展史学家,还是“后好莱坞”大片的制作者,都将被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全球超级联赛所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