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4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2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9篇
法律   3482篇
中国共产党   1194篇
中国政治   2086篇
政治理论   740篇
综合类   166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738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864篇
  2008年   894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袁力 《公安学刊》2002,(4):57-60
原因自由行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个重要刑法理论。它一般指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 ,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的刑法学对此尚未涉及 ,但现实中是存在的。文章对原因自由行为的主体范围、犯罪类型及罪过形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论证了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82.
宪政是近代以来许多中国仁人志士的追求,同时宪政也是一个过程。本文从西方宪政的基石———自由主义入手,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政历程上的理念的逐步形成,找出其合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利于中国宪政之建设。  相似文献   
83.
喻中 《探索》2005,(2):161-164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方向。但是,自由个性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制度作为支撑。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出发,促进自由个性的具体制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表达:克服“人的依赖性”的制度选择;挣脱“物的依赖性”的制度选择;以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制度选择。只有将自由个性的理想与当下的、具体的制度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4.
戴安良 《探索》2005,1(2):169-172
马克思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观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的自由个性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逻辑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都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坚持了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和群众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的自由个性观和科学发展观共同的终极目标,也是二者内在逻辑联系的社会制度特征。  相似文献   
85.
风险社会:个性自由发展的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友刚 《探索》2005,25(3):136-140
劳动从满足人的自然需要为直接目的到作为目的本身的能力的发展,是理解马克思的个性自由理论的关键。马克思关于自由个性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点即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上。人类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依赖人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高度发展,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发展又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自由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正确、全面认识和把握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与风险代价的关系,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为核心理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倍感亲切和珍贵。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终身性是“教学做合一”理论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它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实践。  相似文献   
87.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物的排除之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获取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历来为各国刑事证据理论所关注,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世界各国如英、美、德、日等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一样。对此类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各国立法所持的态度根据证据的种类差异较大,但对非法取得的自白的证据能力各国一般均持否定态度。对以上述证据为线索,发现并收集的其他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在西方有“毒树之果”或“波及效”的理论。  相似文献   
88.
陈澜 《湖湘论坛》2007,20(4):81-82
西方宪政的理论与实践一直不断地变化发展,其变化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19世纪末以后,政党政治成为现代西方宪政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9.
“无效行为转换”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前,上海《法学》月刊社邀请复旦大学法学院胡鸿高、王全弟,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黄来纪,上海大学法学院李铸国,同济大学法学院杨心明,华东政法学院傅鼎生、庄建伟、武胜建等上海民法学界的教授、研究员,借座华东政法学院交谊楼,就“无效民事行为转换”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研讨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0.
外资银行一系列合同的出现,给公证机构出了道难题,也给公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一些率先登陆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受英美法系契约自由的影响,再加上对中国法律的陌生,制作了一系列所谓的“霸王合同”,违反了我国的法律,并剥夺了合同相对方一系列的权利。在这些合同申请公证时,因其内容不具备可以公证的条件,公证处就选择了拒绝公证。这样,虽然公证质量提高了,责任也减轻了,但当事人的权利失去了保障,社会的经济秩序不能得到规范,公证的服务性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公证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性行业,具有社会公益性。公证的宗旨是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