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3篇
  免费   128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4897篇
中国共产党   438篇
中国政治   1257篇
政治理论   148篇
综合类   9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有关调解法制定的若干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愉 《中国司法》2005,(11):66-69
(接上期)2.以人民调解法统合各种类型民间社会性调解的方案。这一方案是司法部目前正在论证的人民调解法的基本倾向。其要点是:首先,考虑到司法部的权限和立法提案与起草中的实际问题,既不试图通过制定综合性的调解法建构多元化的调解或纠纷解决机制,也不准备拘泥于目前人民调解的制度框架。其目标是通过这一立法,在提高人民调解法律地位的同时,扩展其管辖范围和权限,最终将一切非司法、非行政性的调解都纳入“人民调解”的范畴。其次,这一方案将突破原有人民调解以地域性自治性为基点的定位,试图将业已存在的各类符合民间调解特点的跨地区…  相似文献   
32.
一、被害人对不批捕决定应享有告知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复查申诉案件规定》第5条第一项规定:不服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申诉,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管辖复查。司法实践中,常有被害人不服不批准逮捕决定,通过申诉复查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情形。但他们都是通  相似文献   
33.
审讯,在刑事诉讼法中称“讯问犯罪嫌疑人”,包括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讯问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人员依法进行的讯问,以及法庭审判中的讯问。本文仅就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所运用的策略展开讨论。故本文所称侦查阶段的审讯,是指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为查明案件事实,证实犯罪,由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质证和调查的一种侦查活动。(以下简称“审讯”)一、审讯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审讯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同时又是法律实体上一项重要的侦查活动。在侦查阶段,刑事诉讼法规…  相似文献   
34.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后,各级人民法院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迅速提高行政审判人员的理论水平,以指导变化万千的行政审判实践,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将前一阶段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法的普及性学习,上升为提高性研究,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和疑难问题的专题性研究.罗豪才教授主编的《行政审判问题研究》一书,正是以其准确地把握和适应了行政审判理论与实践的这一发展趋向,并在内容、体例和写  相似文献   
35.
行政复议法对规范我国的行政复议、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在复议范围、复议管辖、复议依据、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许多制度性缺陷。正视这些缺陷并有针对性进行完善,是规范复议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康黎 《中国律师》2007,(12):52-53
辩护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贯穿于侦查、起诉、审判(包括定罪和量刑)的各个阶段。本文拟以"求法"与"求情"为视角,对量刑中的辩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7.
行政诉讼胜诉率低、撤诉率高和上诉率高的现实促使我们考虑,是什么因素阻碍了行政诉讼的发展?现行“原就被”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是否为行政对司法的干预打开了方便之门?本文在司法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当前行政案件管辖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利弊分析和实证调查,在不改变现行法律框架的前提下提出了对部分行政案件实行异地交叉管辖的改革思路,其目标是通过程序公正来保障实体公正,从制度层面切断或阻隔行政等外部力量对司法的不当干预,实现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良性互动,有效发挥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功能,提高行政审判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8.
我国立法对涉外协议管辖制度规定了级别管辖的限制条件,要求涉外案件当事人对我国法院的选择不得违反我国的级别管辖。这种立法规定实际上是对我国法院管辖权的自我限制,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对协议管辖日益宽松的态度。要求当事人对我国有关级别管辖规定有清楚的认识并不合理。而且,我国立法规定与2005年海牙公约的要求也不一致。我国法院审理的一个案件表明我国有关涉外协议管辖的级别管辖限制条件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9.
调解与审判合一,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司法的优点。但正是因为调审合一有着明显弊端,我国古代司法向近代变迁时呈现出调解游离于审判之外的态势,这是利于依法治国及彻底解决纠纷的因素,值得我们在当代司法中借鉴。  相似文献   
40.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我国应建立与对外贸易相协调的专门海关法院。借鉴美国海关法院制度的经验 ,创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中国海关法院制度 ,对扩大改革开放、促进国际贸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