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050篇
中国共产党   447篇
中国政治   583篇
政治理论   152篇
综合类   4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要闻     
《先锋队》2013,(17):10
山西省国资委召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动员会5月3日,山西省国资委召开"2013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会"。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国仁出席会议并作了动员讲话。田国仁全面总结了2012年省国资委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充分肯定了工作成绩,客观分析了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刻阐述了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两点要求。  相似文献   
92.
高峰 《法制与社会》2011,(32):250-251
危险驾驶罪是《刑法修正案(八)》的新增罪名,是刑法为应对社会发展为法益保护要求而给予的一种特殊评价。本罪的客观要件包括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的二元行为,在主观要件上为明知行为本身的故意。在处理上需要注意分清本罪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的界限,做到不枉不纵。  相似文献   
93.
群众 声音     
《群众》2011,(10):1-1
读历史要有方法。一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客观公正一分为二是个方法论问题,实际上是个观念立场问题。同样一朵花,在不同角度的观察者眼里,它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形状和颜色。……同样,读历史并不是为了读历史而读历史。读历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古人的经验乃至教训,则同样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境。唯有把历史经验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读出历史的新意,读出历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4.
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这是由机关的地位决定的。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机关党建工作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是强化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督促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提升科学化水平,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的重要手段。当前,机关党建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福建机关党建工作实践,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5.
李熙 《社会主义论坛》2014,(2):25-25,20
调研报告,是党政机关的常用文体之一。它是调研者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客观实际的调查了解,揭示本质,探寻规律,总结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加以陈述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把调研报告写成了大而全的工作总结,或者是工作情况一存在问题一对策措施“三段论”的千人一面的固有模式。只有工作的汇总、素材的堆砌,缺少深入调查、深层思考和深刻分析,不能便捷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让人读后不知所云。这就失去了调研报告的应有作用,有的时候不仅不能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相反会干扰领导的科学决策。所以,党政机关的干部,要通过艰苦努力,在分析论证上下功夫,不断撰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96.
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并非毫不相干的两种权利,对二者关系认识不清会导致将二者混淆的可能性。由于人格权产生所具有的特殊性较为集中的体现了宪法与民法的交叉,德国法上的一般人格权得以成为观察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关系的绝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97.
确定不能犯的印象理论与重大无知说虽然简单明了,但从理论基础上看存在先天不足;具体危险说从一般人观点虚拟法益的危险性,虽然强调其来自重视法益客观危险的客观未遂理论,但其所认定的法益危险,其实来自一般人的共通意识,如果这个共通意识与现实客观情况不同,就会发生明明不可能损害法益,但具体危险说认定有危险的结论.为此,有必要坚持彻底的客观危险说立场,即就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在事后从客观上进行考察,如果行为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危险性就是未遂,否则是不能犯.从事后观点判断有无危险的具体操作方式是:首先,从所有已知的事实中,找出无法满足既遂构成要件的关键因素.其次,视关键因素是否属行为人无法控制的随机事件.如果是,则关键因素属于防止结果发生的变项,这时必须再决定,该变项是否可能以导致结果发生的变项的方式出现,从而损害法益.最后,审视“致果变项”作用的时、空关系,该作用必须发生于原犯罪流程的着手后至最终效果完成前,也必须是原犯罪处所的相同或紧邻地域.如果能肯定其时空关系,则个案中有事后危险,可判断属于相对不能的障碍未遂.  相似文献   
98.
罗保铭 《今日海南》2013,(11):10-11
调查研究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客观真实情况,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干部作风、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改进作风,特别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培育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要途径,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入实践中学习,在总结经验中提高.  相似文献   
99.
总书记重要讲话是一篇反映了政法客观实际、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重要法治文献,为我们清醒了头脑,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吃了定心丸,有了主心骨,很受振奋,很受鼓舞,很受教育。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将单纯的醉驾行为作为犯罪化处理,司法实践只关注案件实体的处理,忽略了法理的探究。单纯醉驾之所以能够作为犯罪化处理,其理论依据在于:从客观上看,醉驾行为制造了法所不允许的风险,增加了该行为发生交通事故的盖然性;从主观上看,行为人设定的醉酒行为是在故意状态下为之,并能预见和认识到自己在责任能力低下的状态下实施驾车行为;作为抽象危险犯中的该种行为,从一般生活的经验来看,也具有现实的引起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的可能,在结果无价值理论看来也给予否定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