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564篇
中国共产党   472篇
中国政治   675篇
政治理论   174篇
综合类   67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认真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近期山东省司法厅基层工作处对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客观分析工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2.
张红梅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7):163+166-163,166
我国自古重视文化建设,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重视文化体制建设,做出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引发我们对文化和改革从不同侧面做深入的哲学思考,从而在理论层面对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一定认识,理解并推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3.
逮捕是我国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直接关系到被羁押对象的人身自由,其目的在于保障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行使逮捕权的主体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当前,随着职务犯罪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后,基层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权的对象范围就是公安机关所移送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本文试着从归纳基层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权的行使现状入手,从检察官的客观义务出发探讨逮捕条件以及审查逮捕权的监督制约,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完善审查逮捕机制进行思索。一、审查逮捕权的行使现状200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朱孝清副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宽与严、支持  相似文献   
144.
张敏 《党史纵览》2012,(7):40-4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潘氏兄弟来说应该是一个魔咒。1972年4月10日.大哥潘梓年最先离世.“文化大革命”的残酷迫害竟让他尸骨难寻;1977年4月14日.三弟潘汉年紧随其后,22年的蒙冤受难.使他最终也没能在墓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1988年3月26日,二哥潘有年(即潘菽)也寻着兄弟们的足迹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好在历史终于给予了潘氏兄弟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5.
辩护人申请向控方调查取证更多地体现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价值理念,有其特定化的制度背景和保障措施。在我国司法地位不彰、程序保障不利的现实状况下,强化检察官客观义务是实现辩护人申请向控方调查取证制度的一条可以接受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6.
刘霞 《人事天地》2012,(11):28-30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5号文件明确指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首先是要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和从事  相似文献   
147.
刁胜先 《河北法学》2011,29(6):92-98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尚未出台之前,我国侵权法确立的网络侵权规则适用于个人信息的网络侵权,能较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在网络中的安全。但是,比较考察国内外相关立法,考虑个人信息本身及网络侵权的特殊性,对其民事救济,立法应着眼于责任形式和侵权主体的不同而确立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多元归责原则,在立体式的综合运用中全面、有力地保护其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48.
学校体育活动的性质决定了体育活动具有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性。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方面的法律。因此,应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责任,正确预防和处理伤害事故。这对于学校正常开展体育活动、实施课程改革、维护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以及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顺利执行都有重要意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构成要件第一,受害人必须是学生。包括各类学校的学生,既包括全日制的学生,也包括非全日制的学生,而且受到损害的主体只能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9.
诉的合并理论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学体系中是非常薄弱的环节。诉的合并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上有缺失及空白,预备的诉的合并尤为如此。诉讼实务中涉及客观的预备的诉的合并问题屡见不鲜。立法上的缺失与空白导致适用的无序、司法资源的重复浪费和当事人的诉累。学理研究的孱弱远不足以为修法提供理论支撑,诉的合并问题成为修法的盲点,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0.
风险社会的到来,意味着国家在风险控制中由消极角色转变为积极角色,而最终成就了一种以社会安全为重心的风险刑法。风险刑法有其不法与归责基础,这体现为罪责概念功能化、归责需要决定不法内涵和法益概念的扩张化三个维度。而要建构中国的风险刑法,则需要把风险刑法作为正统刑法的例外,并重视抽象危险犯与公害犯罪、刑事连带责任与共同过失犯罪、监督过失与责任事故犯罪、过失危险犯与常发型过失犯罪等在控制风险中的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