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3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89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4篇
法律   4802篇
中国共产党   767篇
中国政治   2075篇
政治理论   427篇
综合类   156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现代政治的运行需要法律的调整和控制,政治法由此而生。政治法是调整政治关系的法律,包括政治主体法、政治行为法、政治程序法与政治责任法。学界一般把政治法归属于宪法类法律。从政治的法律调节和法律本身的层级结构看,这一归类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固然也调节政治关系,但并不涵盖政治运行的具体过程,不能替代政治法,不能把二者等同。政治法也不是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宪法国家对具有宪法内容的法律表现形式的称谓,不适合用于中国这样的成文宪法国家。把政治法归属于究法类法律不利于实现政治过程的法律调节。政治法不具有宪法属性,是宪法之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942.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于10月19日至22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及实务界代表约3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议主题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课题".在主题的框架内,与会代表围绕宪法文本的变迁、宪法与民生、宪法与部门法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943.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作第三次修正。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宣传这次修宪的重大意义,本文从所修改的六个方面作了一些论述,为普及宪法常识作一些粗浅的研讨。  相似文献   
944.
证券回购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笔证券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约定一定的期限和价格,买回同一笔证券的融资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金融机构之间发展以国债为操作对象的证券回购等等公开货币市场业务,对盘活金融机构的闲置资产、融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取得效益,以及压缩和减少国家信用贷款,保证货币供求基本平衡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然而,实践中一些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操作,导致在约定的期限内回购方无法兑现合同,回购证券,产生纠纷。近年来,诉至法院的证券回购纠纷开始出现,并逐年增多。仅鞍山中院,1997年以来就受理10余件,诉讼标的额近亿元。由于此类案件属新类型案件,审判中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司法解释,因此工作难度较大。本文根据《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参照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证券回购业务的一系列“通知”精神,对审理证券回购案件中的有关问题,谈了几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45.
王建勋 《南风窗》2008,(5):58-59
当一个公民在小共同体中学会依照宪法参与和处理公共事务时,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在一个大共同体中依照宪法参与和处理公共事务,因为小共同体就像一所培育公民宪政精神的学校。  相似文献   
946.
商标、商号是特许经营体系中许可使用的主要对象,但因我国相关规定不完善,对于商号的许可使用有待进一步理顺关系.无论何种特许经营,特许人都可将已有产品商标和服务商标作为许可使用对象,但服务商标在商业特许经营模式中是否可为许可对象我国实践中认识模糊.对未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被撤销的许可的效力应分别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47.
张仁善编,74.9万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广东东莞官涌乡人,东吴大学法学院名誉博士。童年时代居住香港。1895年由香港考入北洋大学堂头等学堂,从此在近代中国历史创造了若干个  相似文献   
948.
公民财产权,是指公民个人通过劳动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享有占有、使用、处分财产的权利。宪法上规定的财产权通常是指公法和私法上有财产价值的所有权利,宪法规定的财产权不同于民法意义的财产权,二者分别属于不同范畴的权利体系。私有制产生后,财富与个人之间有了固定的归属关系,并变为法律上的财产权。自从产生宪法以后,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公民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地位,以后又发展为同时规定了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一定限制。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奉行的是公益无限与国家全能的观念,对私有财产保护不足而限制有加。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完善和宪政制度的发展,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得以逐步提高。在保护与限制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是公民财产权宪法地位的最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49.
以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社会救济权等为内容的公民社会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否像其他类权利一样具有可诉性,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和讨论。社会权既然存在就必定会受到来自各方的侵害,那么,当侵害造成时又应该如何进行救济。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0.
听证笔录的效力问题是价格听证制度的症结所在。本文基于听证会的功能,划分决定型和决策型两类听证笔录为考察对象,在制度层面上揭示出听证笔录效力"两分法"的存在,即决定型听证笔录具有"依据"效力,决策型听证笔录具有"参考"效力。再出于法学上小前提的条件和决策学上最优方案的选择两个维度的考量,论证了听证笔录效力"两分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