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104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康德认为,对理性的盲从导致了传统理性主义的危机,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全面审视理性的能力,划定其发挥作用的界限。康德对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别开生面地为认识成果的有效性提供了新说明,为自由是人的天性提供了新理由。由康德重新构建的理性主义振兴了主体性哲学,开启了现代性的大门,催生了后现代思潮,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2.
希望问题论域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希望的前提是道德,而道德的核心是自由,由此人的自由构成了人们得以希望的前提;同时,希望指向的对象是幸福,而这种幸福只有和德行匹配才具有人性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只有以正义原则为核心的幸福才能构成希望的真正对象,即康德的希望问题论域介于人的自由和希望本性之间,是理解康德哲学的人学内涵一“人的两重性”——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3.
朱奕瑾 《学理论》2012,(32):55-56
"责任"在康德整个道德哲学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重要而又关键。康德强调道德是出于对责任的尊重而行为,他极力反对以行为后果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做法,认为如果仅仅是人的行为的后果合乎责任,而行为的动机是因为爱好或者其他个人的目的,那么这一行为则无多大的道德价值,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34.
说到敬畏,我想起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人心灵充满日新月异、与日俱增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相似文献   
35.
刘志洪 《学理论》2009,(20):112-113
康德十分强调先验唯心主义是不同于质料唯心主义的唯心主义。在康德看来,质料唯心主义的唯心之所在是否定、怀疑心灵之外的物质的存在,而先验唯心主义的唯心之所在是认为人不能认识物自体本身,只能认识物自体提供的表象。肯定物质的存在是先验唯心主义与质料唯心主义的根本异质之点。  相似文献   
36.
吴云 《理论探讨》2013,(4):64-67
道德信仰的研究要从逻辑理路僭越历史理路中走出来,首先就要澄清所借鉴历史理论资源自身的逻辑理路,这就是历史目的论下的康德道德神学的逻辑存在。具体体现在:道德神学的逻辑位置在于由道德应然状态到道德实然存在的逻辑中介,逻辑起点在于"人的二重性(有限的理性存在)"的存在,理论内容是二大公设及其理性、现世的二重性存在,而最终的指向和归宿是"道德人格的不断完善与至善的相称",使道德世界趋于最完美的相互和谐之中。  相似文献   
37.
陈步伟 《学理论》2009,(25):1-2
康德思想中的价值概念不仅指称道德价值,而且也包括市场价值,即肯定了价值的理性维度与感性维度的统一。而马克思正是延续此逻辑思路,确定了价值的二重性。因此,重新审视两者对价值问题的论述不仅有助于从价值主体性的角度揭示康德思想的整体性,而且能够为探讨康德与马克思思想之间的关联找到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8.
自由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康德的自由具有三个层次:先验自由、实践自由和至善自由,且三者之间存在着逻辑跃进的关系。这种划分呈现了康德审视自由的三维视点:自然、德性和神性,把康德的自由由单纯的实践领域扩及到认识领域、实践领域和神学领域,使自由真正成为贯穿康德思想的一条红线,也凸显了康德自由论的神学维度。  相似文献   
39.
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有一句人类思想史上最为气势磅礴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将人类心中的道德律和无比深邃的宇宙作比,说的是道德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和其所蕴含的无穷思想资源。他相信,内在于人心的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0.
康德伦理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艳 《行政与法》2004,(2):20-21
康德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他的道德伦理观中,有道德的行为必须是“出于义务”的,能够普遍化的,并把人当作目的的行为。虽然康德的这些思想具有很高的理想化色彩,但却给公共行政指出了一些最基本的价值目标,它们对当代公共行政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