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81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各国政治   354篇
工人农民   698篇
世界政治   14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6篇
法律   9256篇
中国共产党   13763篇
中国政治   15859篇
政治理论   5229篇
综合类   9501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827篇
  2022年   533篇
  2021年   823篇
  2020年   830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1626篇
  2014年   4524篇
  2013年   4129篇
  2012年   4769篇
  2011年   4341篇
  2010年   4199篇
  2009年   4374篇
  2008年   4715篇
  2007年   3329篇
  2006年   3164篇
  2005年   2393篇
  2004年   2357篇
  2003年   2004篇
  2002年   2013篇
  2001年   1635篇
  2000年   1291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学者研究表明,含有"望"意思的字、词与成语多达300余个。如看、观、赏、瞧、视、察、盼、盯、瞄、瞪,扫视、藐视、斜视、俯视,望穿秋水、东张西望、虎视眈眈等。在依据中医学理论所产生的中医诊断学中,望,专业术语称为"望诊",列在中医四种诊察方法之首,是中医医生诊断患者疾病种类和中医证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2.
43.
44.
曾思 《政治与法律》2020,(5):116-130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通过司法解释创造了"债随物走"规则。这一规则在实践中常适用于企业将其重大资产对外投资的交易。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认为这一规则是对法人财产独立制度的违反,主要以继受人责任和公司分立作为对该规则进行限缩解释的理论基础。针对这一规则,截至2018年9月的全样本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法院在企业对外投资情形下适用"债随物走"规则有其现实的考虑,其决定性因素包括债权人的类型与新设公司外部投资者的数量。现有相关研究并未意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与现有理论相比,资产分割理论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分析"债随物走"规则的制度成本与收益,也更契合目前我国的司法经验,可以为这一规则未来的适用提供指导。根据法院的判决经验与理论分析,法院应仅在转移资产的企业之债权人明显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且资产受让公司外部投资者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适用"债随物走"规则。  相似文献   
45.
冯灵芝 《群众》2020,(9):26-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守初心”既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又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价值取向、理论品格、行动逻辑等方面,自觉坚持了党性与人民性、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玄璇 《中国审判》2020,(2):61-63
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美国司法者对法院应用场景的思索。他们认为,在未来,法院可能会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电子记录的保存、更新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包括法院判决、逮捕令和前科记录等。同时,其援引各州和地方法院的具体实践,探讨区块链技术对刑法、不动产法、家事法、商法等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钟飞腾 《人民论坛》2020,(8):128-129
从中国方面来看,将新型大国关系从俄罗斯拓展到美国,并且取得积极成效,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历史性实践。可以说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框架,已经蕴含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