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63篇
世界政治   1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7574篇
中国共产党   310篇
中国政治   1391篇
政治理论   275篇
综合类   196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837篇
  2012年   898篇
  2011年   954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刑法中的诉讼欺诈以伪造证据为手段,提起虚假民事或行政诉讼的形式谋取非法利益,这种行为与民法上称为的诉讼欺诈有明显的不同,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单纯的依靠民事力量已经无法制止这种行为。可是对于刑法中的诉讼欺诈行为在法律上尚无定论。本文认为诉讼欺诈与普通的诈骗罪有巨大的差别,而且现有的一种观点将它纳入敲诈勒索罪或者纳入妨害作证罪也是不合理的。可以考虑增设诉讼欺诈罪。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主要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及民事责任三方面入手,分析我国现行的信息披露责任制度若干问题,并介绍美国及日本相关制度的优势和长处,试图通过比较分析,为我国证券立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本文认为,应当确定与违法披露收益相当的罚款金额水平,在《证券法》中载入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完善民事赔偿案件的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993.
平行诉讼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如何解决平行诉讼成为当前解决涉外民商事案件的重要前提。而解决平行诉讼的前提又是寻找出平行诉讼的多发领域。  相似文献   
994.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庭审方式已经由过去的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发展为一定程度的当事人主义抗辩式的诉讼模式,这一改革是我国刑事程序立法的一大进步。如何在现行刑事诉讼法的框架内,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成为当今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界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95.
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赔偿诉讼已历十载,仍无胜诉。受害者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强势的日本政府和法院面前势单力薄,且经过十余年的诉讼奔波,在经济和身体上均已力不从心,一些人恐难以在有生之年看到公正的判决。鉴于日本对于侵略战争罪行的模糊认识和拒不承担民间赔偿的顽固立场,受害者可以积极寻求国际、国内的支持,通过种种有意义的索赔途径,迫使日本承担其不可推卸的民间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96.
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民事送达贯穿民事诉讼活动的始终,对整个民事诉讼活动的进程有着较大影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事诉讼行为。  相似文献   
997.
公司治理不是绝对的私权自治,还需要司法权力对其加以干预,司法权力介入公司治理,完善股东诉讼制度,用以救济股东权利、解决公司纠纷成为一种必然。公司法中的股东诉讼制度是国家司法权对经济生活的适度干预,是司法权力对公司治理干预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8.
新《民事诉讼法》颁布施行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障碍。针对法定监督方式单一,民行公力救济立法空白以及法检冲突弱化民行检察监督的现状,本文提出三点改革与发展建议:一、立法规范再审检察建议。二、建立完整公益诉讼制度。三、检法合作共建工作联系制度。  相似文献   
999.
伴随着社会的高度产业化,日甚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公害现象,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我们不禁呼唤公益意识。有关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的议论也成为法学界的热点。而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切入点就是确立原告主体资格。本文结合环境侵害的特殊性,指出我国传统诉讼理论在认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方面的不足,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基础理论进行重新定位,扩大其原告范围,将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环保社团、公民个人四大主体统称为适格原告,同时解决相互之间可能出现的资格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2008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7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2008]17号文正式发布了《批复》,该《批复》于发布之日起施行。《批复》的发布施行明确了有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具有可诉性的法律适用问题,解决了长期以来公证界和司法界争论的一个实务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