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123篇
工人农民   56篇
世界政治   4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9篇
法律   3274篇
中国共产党   2860篇
中国政治   4567篇
政治理论   1467篇
综合类   189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1321篇
  2013年   1146篇
  2012年   1235篇
  2011年   1316篇
  2010年   1282篇
  2009年   1123篇
  2008年   1201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824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729篇
  2003年   585篇
  2002年   428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31.
自今年4月陈水扁宣布“放权”以来,台湾政局进入了新的转换期,民进党内政治生态出现了新的调整。从表面上看来,民进党正沿着两个相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苏贞昌势力不断增强,陈水扁在权力结构中越来越被边缘化;另一方面民进党全代会则通过解散派系的决议,显示出加强党内权威、改变民进党运作模式以维护权力中心的意图。民进党的这两种发展方向既反映了前一段时间党内政治生态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民进党内权力结构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932.
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功、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总体改善的同时,社会矛盾加深,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向两极分化迈进,腐败和权力资本化迅速孳生并蔓延扩太。这种趋势是与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改革方向不相符的,不能让它发展下去。人民群众和学术界对改革有不同的看法,对改革进程中某些不合理的、消极的东西提出批评意见.是很自然的,我们不要把不同的看法说成是反改革。对改革进行反思是为了纠正改革进程中消极的东西,发扬积极的东西,将改革向正确的方向推进。我们要注意团结一切愿意和努力使中国进步的人,要使大家都来拥护改革。让大家都拥护改革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要使得改革对大家有利,.  相似文献   
933.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我们国家生活的各种监督中,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最高层次的监督”,理应发挥最大的监督作用、产生最好的监督效果。然而,从一些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实践看,情况却往往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34.
选举权浅论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的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者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与选举权紧密联系,是指任一公民基于宪法或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被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都为参政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公民参与圈家管理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受宪法或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加以限制或剥夺。选举权是一种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因为人们通过选举代表来代替自已参与国家管理,行使国家权力。被选举杈的享有者则有可能自己参与圈家的管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都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足现代国家组织国家机关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35.
浅论我国行政处罚听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听证以行政程序法核心制度的地位为我国《行政处罚法》首先采用和确立,从而为发挥听证程序制约行政权力、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价值功效打下了制度基础,本文试从我国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价值意义、具体规定、不足与完善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之。  相似文献   
936.
近代法治是法律的统治,法律具有制约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权利的权威,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居于至上的统治地位。法律的民主性、科学性、权力制约性、价值崇高性和强制性等特性,它应当得到普遍的尊重与服从,具有至上的权威。法治的实质是使国家权力法律化,政府只能有宪法规定的权力,政府行使权力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人治的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权威高于法律权威,不存在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37.
论全球化进程中主权权力的让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经济全进程必然和国家主权发生冲突,各主权国家为了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不得不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和国家管辖权等方面让渡部分主权权力。但是,让渡主权权力不是无原则的,主权权力的让渡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938.
本文通过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历史发展沿革之阐述、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本质上的权力与权利之分析、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法律控制的法理内涵棗法律与权力关系之阐发、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和目的的评价,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层面上,批判与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基本理论现状,提出相关认识,以促进刑事强制措施理论的完善,推进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强制措施实施民主化、人权化、进步化之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39.
三权制衡理论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权力监督理论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中的三权分立理论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不但不能解释当代中国的权力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也不能解释西方世界的权力现象,三权分立理论终结之日,正是重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理论之时。  相似文献   
940.
一、实行“一企两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1.实行“一企两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的现实性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股东会是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