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56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公安刑事法律文书的教学目的就是实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安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性 ,使用司法词语的准确性 ,写作技巧的熟练性 ,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 ,满足公安机关对所需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就"失信者黑名单"的出台专访了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李光旭庭长。记者:四川法院近几年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惩戒的做法有哪些?李庭长:为深入破解"执行难",全省法院不间断地开展"执行风暴、涉金融案件执行、百日执行会战、反规避执行、两限制一打击"等专项活动。2010年至今,有2931名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432名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4——2018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中,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要求除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以外,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和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一律向社会公开。全国多地检察机关也已着手进行检察法律文书公开的试点改革,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规定,实践中存在着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架构不统一、法律文书公开范围较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以构建上层建筑为基础,从加强保障机制、提升检察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对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2012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的诸多亮点,备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杨晓云 《政府法制》2012,(29):52-52
今年以来,山西省各级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相继成立。实施案件集中管理,是省院党组作出的改革检察业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加强检察业务建设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本刊在《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政法学院宋山龙先生的鼎力相助下,开设了“法言咀嚼”栏目。其初衷就是通过对法律文书、涉法报道等法律文字作品的咀嚼。以规范法律语言,普及法律常识和探究法理内涵,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裁判摘要】在刑事、民事法律关系交织的刑事赔偿案件中,审查公安机关扣押、追缴行为是否合法。一方面应坚持生效刑事、民事裁判事实认定和主文对刑事赔偿案件的羁束力,另一方面应通过对现有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依法准确认定本案在生效刑事、民事法律文书中未有涉及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公证债权文书是执行依据之一。由于制作机关、内容形式等方面明显区别于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调解等法律文书,因而在执行中呈现出自身独有的一些特征。为更好的完善涉公证文书案件的执行工作,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对近两年该类案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检务公开,是指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以及终结性法律文书的公开。目前,对于公开的终结性法律文书的范围有哪些,最高人民检察院还没有给予明确回答。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对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范围,大都为不立案通知书、不批准逮捕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已生效判决的起诉书等,并未将量  相似文献   
20.
正公证是一项智慧活动,公证书是这一智慧活动的最终产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公证书的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难以完整反映公证的智慧活动过程,这造成公证书的社会评价不高,进而影响到公证公信力的增强及公证价值的实现。必须承认的是,公证书首先是一份严谨的法律文书,这样的法律文书有着自身的一些规则要求,如果把这些规则要求作为底线要求的话,在满足底线要求的基础上,公证书还可以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