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1119篇
中国共产党   1051篇
中国政治   2666篇
政治理论   759篇
综合类   88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长期以来,台湾兰屿岛核废料问题引发的岛上居民与台湾官方之间的冲突不断。近来,有关这个小岛格外值得关注。台湾有关方面计划将岛上的核废料迁移至距离福建省很近的乌丘屿。一旦这个计划成为现实,将对海峡两岸的环境和生态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22.
在泰语里有这样一句话:“水中有游鱼,地上有粮食。”快速工业化作为政府的一项成功政策已经给泰国的自然环境和农村人民的生活造成破坏。如今,泰国同时以令人羡慕的经济增长率和乌烟瘴气的曼谷街道而闻名于世,人们不禁要把他们两者联系起来,寻找其中的关系。比如,有少数人认为为城市富人而建的高尔夫球场吞噬了农田、挤占了稻田的用水、污染了河流,导致许多农村人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家庭和村社生活也因外来打工者的到来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23.
季建林 《理论文萃》2005,(4):18-23,30
党的十六届中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就是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依法治国成为我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执政成本的支出,是执政党在治理国家中花费的各种资源。这种支出属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支出,执政党关于执政成本支出的决策与实施,属于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沈政 《新湘评论》2005,(9):15-18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湖南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正是人与自然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建设“生态湖南”,就是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坚持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开发和建设相协调,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宏伟工程。  相似文献   
25.
最近,在报上看到两则报道。读后颇为感慨,令人深思。 其一:早在199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8个州政府和10多个环保组织就联名对美国电力公司提出诉讼。它们控告这个能源巨头重建的燃煤发电厂没有采取控制污染的措施,结果生产时排放出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生成的酸雨对阿迪朗达克山脉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6.
优化政策过程:构建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全和完善公共选择的制度安排,使社会利益冲突能够通过制度化的协商、妥协机制获得解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在既定的政治框架内,迫切需要通过健全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政策方案的优化机制以及制度化的公众参机制,优化公共政策过程,实现政策收益与成本的均衡化分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7.
国际环境保护正在成为重新塑造国家主权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系统论述1972年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保护以何种方式对国家主权产生了何种影响。第一,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引发全球关于主权与环境关系的讨论导致国家主权观念的渐进式变化,即传统国家主权观应该调整以适应全球生态相互依存。第二,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建立国际环境机制导致了国家主权实践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国家通过环境成本外部化谋求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表现在国家在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时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污染排放也日益受到国际限制、向国外转嫁污染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国际环境机制促进了国际环境合作,提高了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从而改善了国家对内的环境管理权,提高了政府增进国民福利的能力。最后,以欧盟的环境政策为个案,分析国际环境保护影响国家主权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8.
梅林 《行政与法》2005,(6):47-49
北京出租车换型事件所引起的思考不仅仅是行政上的,更是法律上的。制定公共政策尽管在传统上被认为属于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其作为一种科学活动不应与法律发生联系。但是,法治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的影响到这一行政管理的传统领地,公共政策制定的法治化是公共政策行为发展的大方向和新动力。  相似文献   
29.
欧洲的环境保护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北欧的环保又是欧洲最好的。当人们一踏上欧洲这片遥远而美丽的土地,总感觉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洁白,到处森林茂密、河流清澈、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仿佛踏进了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绿色王国在欧洲从城市到乡村,除了正在施工的工地,很少看到裸露的黄土。据有关资料介绍,欧洲的森林覆盖率普遍很高,一般都达到40%以上。挪威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凡超过25度的坡地都未耕种,到处是无边无际的森林和草坪,无论在何处,不到20分钟就可以进入森林。欧洲人酷爱绿色,酷爱森…  相似文献   
30.
邹克渊 《中外法学》1991,(4):36-39,56
<正> 南极大陆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围绕该大陆的南大洋为360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十分之一.南极地区是人类尚未开发的地球上的最后一块疆域.由于全球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已日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南极环境是全球保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妥善地保护南极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已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以法律角度论述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机制. 一、保护南极环境的现有法律制度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