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2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1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773篇
中国共产党   211篇
中国政治   1131篇
政治理论   215篇
综合类   191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721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适用法律,以达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目的,是人类进行刑事诉讼永恒的理想.在人类对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的进程中,证据裁判原则从古至今一直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82.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主要内容 证据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它与诉讼的实体内容直接相关,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事审判方式继续向前推进的瓶颈。我国民事诉讼法涉及证据的条款仅有12个条款,许多重要问题或是没有规定,或是规定过于原则,导致民事诉讼过程中正确适用法律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83.
刑事诉讼过程就是不断应用证据的过程 ,其中通过现场勘验进行采痕取证是一项首要的基础工作。目前 ,一般刑事案件现场采痕取证工作存在一定缺陷 ,应强化技术队伍建设 ,增强技术人员素质 ,提高痕迹物证的采获率和利用率 ,为再现案情、运用证据惩罚违法犯罪创造条件 ,更好地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4.
也论无权处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董学立 《法学论坛》2002,17(3):58-64
反对但又囿于物权行为理论解析无权处分 ,一直没有取得成功。本文以物权、债权及物权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的本质为分析工具 ,论证了因无权处分所引发的各种法律关系的实质 ,回答了不同法律主体在无权处分关系中的法律保护 ,指出了物权法律关系应置于《物权法》中规范调整 ,得出了无权处分合同乃确定的有效合同以及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条款对无权处分合同条款的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85.
刑事诉讼作为对过去发生的案件的回溯过程是通过证据来实现的.确立可操作的、符合诉讼规律的证明标准,是准确地进行证明活动、实现诉讼目的的重要前提.随着控辩式庭审方式改革的推进,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证明标准研究的深入,以及对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证明标准的反思与检讨,一向被认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证明标准具有了某种不现实性与理想化倾向,刑事证明标准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86.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具有拘束审判权力和免除一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功能.辩论主义、诉讼经济主义和诚实信用原则是自认规则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立法中自认规则的缺失,阻碍了民事诉讼实践的发展,应在立法上构建自认规则,建立释明权制度.  相似文献   
87.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借助一定的方法和仪器,对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研究、检验、分析、判断后作出的结论性意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将鉴定结论列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鉴定结论作为“科学证据”,在诉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常具有支配或左右整个诉讼及审判结果的影响力。文书检验,是诉讼中常见的一种鉴定技术手段,因其较强的专业性,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鉴定过程没有标准控制,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等原因,给办案人员在审查与采信工作带来了难…  相似文献   
88.
一个小小的案子,证据之确凿,事实之清楚,时间跨度之长,中央 领导关注之多,群众呼声之强烈,媒体曝光之频繁,问题却始终得不到 解决,实在令人惊叹!用遵义老干部们的话来讲:“拖了这么长的时间 了,这批准收回款的字怎么就这么难签呢?”  相似文献   
89.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物的排除之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获取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历来为各国刑事证据理论所关注,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世界各国如英、美、德、日等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一样。对此类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各国立法所持的态度根据证据的种类差异较大,但对非法取得的自白的证据能力各国一般均持否定态度。对以上述证据为线索,发现并收集的其他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在西方有“毒树之果”或“波及效”的理论。  相似文献   
90.
不同诉讼领域的非法证据有其共性 ,也有个性。行政诉讼证据多为一种复查证据 ,与民事、刑事证据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按广义与狭义层面的划分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应界定为广义的概念。根据非法证据的“非法”性不同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另外 ,“毒树之果”证据 ,“警察圈套”证据 ,以及通过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 ,在行政诉讼领域中原则上都应视为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