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吴维忠 《前沿》2013,(21):164-167
我国政府对出租车行业实行严格的准人管制。“份儿钱”的出现是出租车公司利用政府给予的牌照社会稀缺实现的一种非创造性超额收入。从信息传播角度上看,“份儿钱”是在不合理的行业信息管控和非透明的行业信息操作中生成的,其存在不仅损害国家的财政收入,导致非法营运的增多,而且这种利益收成上的分配不公必然导致行业群体性罢运事件的频发,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改革乃至革除“份儿钱”势在必行。在信息传播语境下,政府充分公开行业信息是对人权和生存权的尊重,同时也是全息环境下执政能力的考验和胆识的较量。  相似文献   
102.
民生权是人们在保全自我、经营生计基础上实现幸福生活的权利。民生权可以分解为四项基本权能:自我保全、正当生存的权利,涵括生命权、生存权、人格尊严权等权利类型;经营生活、规划生计的权利,劳动及择业权、缔结婚姻与组建家庭权、私有财产权以及个人在生计上的自我决定权属于此一权能涵摄的范围;源于国家供给和支持的受益权利,国家和社会必须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资源提供以及发展机会供给等让人们从中得益;为弱者提供法律支持的社会权利,主要有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险权、社会救助权等类型。民生权利既是不受外部干涉的消极权利,又是需要国家和社会予以帮助的积极权利;既有自然权利的底色,又有社会权利的特质;既强调国家和社会作为义务主体的应尽职责,也明确了个人在民生权实现上的自我责任。  相似文献   
103.
竞业限制制度作为一项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平衡雇主和雇员间要求合法竞争和争取自由权的制度安排在发达国家中已经广泛应用,但由于我国目前缺少一部统一的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对竞业限制的规定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为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公平竞争,同时保护雇员的劳动权和生存权,现实中有必要建立一部统一的法律对现存的竞业限制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4.
生存权和城市管理权分属不同的主体所享有,作为两种正当权利,两者之间不应当存在矛盾和冲突。但这两项权利的典型享有者——小商贩和城管执法人员之间则不断上演着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的悲剧。屡见报端的城管和小商贩之间的摩擦使公众对这两种正当权利产生了诸多困惑。如何正确协调两种权利关系已成为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认为,要使两者之间的关系走向常态化,不仅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还需要提高小商贩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以及增强城管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05.
在一起"难办"案件中,法院贯彻执行了能动司法的政策,借助权利话语的修饰,做出了"圆满"的裁判。虽然这个裁判的合法律性令人质疑,却具有相当的公众可接受性。权利话语背后是法律实用主义,它以务实的态度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在处于转型期的当下中国,法律实用主义是能动司法的实现模式,值得"认真对待"并审慎合理地适用。  相似文献   
106.
优先权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破除债权平等,追求实质的公平和正义,是维护公共利益和推行特殊的社会政策需要而赋予债权人的一种特权.这种特权制度,对其他债权人来说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因而,立法者在考虑赋予哪些债权以优先权保障时,非常重视债权本身的性质或发生原因.文章对优先权的种类设定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将优先权的具体种类限定在基于为全体(或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发生的共益费用和基于生存权的需要而产生的债权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7.
汪兵 《思想战线》2007,33(3):70-79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亡从子的“三从”绝不是被动的、坐享其成的“三靠”,而是中国女性特有的共有制度下的生存权、父权制下的协理权和祖权制度下的代管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几种权利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血缘拟血缘共有制的产物,主要靠人治加以维护。由于维护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所以,历代执法者不敢掉以轻心,往往是依照传统的习俗和范例来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08.
社会法的范畴及体系的展开--兼论社会保障法体系之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启荣  程芳 《时代法学》2005,3(2):41-46
社会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域,突破了传统法律部门之间旧有的疆界,以"生存权的保障"为轴心,将不同的法律规范、尤其是从古典乃至近代的私法规范中引中出来的各种原理重新整合,不仅顾及权利人(部分社会)的利益,而且强调与义务人(全体社会--国家)的关联.随着生存权保障的范围日益扩张,以及实定法建构的日益完善,社会法之边缘亦日见扩充.  相似文献   
109.
《政府法制》2009,(24):38-38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很多时候谈不上对人权的保护,人权问题也成为一个理论禁区,这个禁区是在后30年才逐渐被打破的,带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入宪。但言胜于行,实践上步履维艰,特别是由于贫富两极严重分化,实际上只有部分人,如权贵资产者阶层、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权和人权得到充分保障;而另一部分人在某些领域的人权则被侵犯和限制。  相似文献   
110.
从寻求保护地球机会的“另外之路”到破解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可持续发展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并与人权在一定时空邂逅。其关乎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包括消除贫困以及平等、人权等诸多领域,而人权是加快取得更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进展的明智方式。两者相互耦合、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人权因素的渗透而使其内涵不断扩大,人权的内涵也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介入而更加丰富,两者在不断深化内涵、增添时代内容中悄然演进。贫困是不可持续的根源,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贫困状态严重妨碍人权的充分实现和享有。中国消除贫困的国际法意义深远,不仅为国际扶贫脱困提供中国样本,而且在维护世界稳定、和平安全、人权保障、消除恐怖主义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