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36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绝对内部可靠消息!我公司会员今天4.36元买人春兰股份(600854),明日将炫目拉涨!”市民盛女士每天早上都会接到荐股短信。在密集的短信攻势下,盛女上先后给对方的账户打去2.26万元“学费”,谁知骗子拿了钱后从此人间蒸发。  相似文献   
22.
廉政短信     
《军队党的生活》2014,(5):83-83
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好自己的心,不该想的坚决不想;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相似文献   
23.
《党课》2012,(20):43-43
目前,结合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安徽省天长市搭建电子信息平台,开通“农村干部廉政短信课堂”,从文件、网络、报纸上收集党纪条规、廉政格言警句、警示案例等素材作为“廉政短信”,利用节假日定期对全市180个村(社区)“两委”成员和326名基层站所负责人开展经常性廉洁履职教育。  相似文献   
24.
廉政短信     
警钟长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清廉。——孙朝宏居官位,常自省,时时防微杜渐;铸钢骨,不忘本,处处群众第一。——李剑桥警惕权、钱、色“三诱”,正世界、人生、价值“三观”,净生活、交往、娱乐“三圈”。——赵庆云谨慎交友不随便,防止人情世故陷泥潭;恭维奉承不迷乱,防止精神贿赂入空虚;物质诱惑不动心,防止礼尚往来失分寸。——姬庆周  相似文献   
25.
张玉胜 《前线》2013,(7):83-83
“垃圾”这一称谓,已经习惯于和别的词汇绑在一起,像什么“垃圾商品”、“垃圾广告”、“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等说法,正在被人们广而用之。近来又闻听“垃圾书”一词。  相似文献   
26.
微信是具有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新型手机聊天软件,在面市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便拥有了超1亿的注册用户。微信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它能绑定在手机上,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方便的背后,它也成了歹徒作案的工具,不设防之人也因它而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27.
冠豸 《新青年》2013,(7):54-55
曾经以为青春是一条河,一条奔腾的河,两岸风光无限,一并绚烂。1从镇里考入市重点高中,我全家人都乐坏了。特别是父亲,他杀鸡宰鸭,请了镇中学里所有的老师。那一夜,父亲喝醉了,他抱住我又哭又笑。第一次远离家,到二百多公里外的市里读书。父亲要送我,我拒绝了,想自己锻炼一次。我知道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报名。军训。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我惶惶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28.
对利用"伪基站"进行广告推销活动的处理,应严格认定是否达到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准确适用刑罚。通过"伪基站"发送合法经营信息,未达到"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且行为人系初犯、悔罪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29.
投稿须知     
《法学》编辑部已正式启用在线投审稿系统,向本刊惠赐稿件的唯一官方途径是登录https://faxuetougao.ecupl.edu.cn。作者投稿时,请在"作者登录"栏注册账号,并按系统提示进行投稿、查稿和改稿。编辑部收稿后依学术期刊惯例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在投稿过程中,如有问题,可电话联系021-62071924。  相似文献   
30.
赵勇 《新湘评论》2013,(4):18-19
许多东西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它的价值。如果说缅怀写信是对一种手写体文字之价值的确认,从而也是对一种情感的珍视,那么为什么人们对繁琐的寄信程序和等信、盼信之苦也一往情深、津津乐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