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分类,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如果没有分类的能力,人类将无法生存和采取行动。某一行为恰当与否,往往取决于行为者是否符合社会普遍承认或遵循的社会关系分类。事实上,正是分类使我们每个人获得了秩序的感觉,把我们周围的一切变成了有秩序的存在。如果把法律视作文化,分类则是法律  相似文献   
72.
立法法理学是针对传统司法法理学而提出的研究立法的新的理论进路,法律及其与政治的关系是理解立法法理学内在逻辑的核心链条。自由是立法法理学的微观基础,政治的环境则是其宏观背景。立法法理学应当在实践哲学的框架内进行把握,即一方面要重视实践理性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使立法者遵循立法法理学的原则、遵守立法者的义务;另一方面则要认识到德性标准在选举立法者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立法者自身德性的培养,特别是立法智慧的培养。前者是“规则主义”的立法法理学,后者则是德性主义的立法法理学,二者共同构成立法法理学的完整图貌,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73.
本地订立的法例是香港新法例最主要的来源。法例是一套规管社会,并传达对公众有法律後果的政府政策决定的成文规则。随着香港社会迅速发展,本地法例的数量亦不免增加。这种现象在所有司法管辖区都很常见。有志于维护法治的立法者、法律草拟人员及社会人士一直都很关注应如何修撰数量日增的法例,使其既清晰准确,又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74.
“视为”的法理与创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风景 《中外法学》2010,(2):198-213
@@ 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形式,"视为"在古今中外的制定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古罗马法中,"视为"的分布密度就非常大,仅就与人之出生相关的法条就有:"如果某人去世时其妻正在妊娠之中,他不被视为死时无子女";"死在腹中的胎儿应当被视为在死亡前曾经存活过";"当我们说腹中的胎儿被视为活着的人(pro superstite)时,所针对的只是胎儿的权利";"那些生下后立即死亡的胎儿被视为未出生,因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子女",等等.[1]  相似文献   
75.
立法精英的"鼓与呼" 谈及精英,人们很容易将"理性"作为这个群体的代名词. 一百多年前,黑格尔曾断言:"人民就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那一部分人.别人需要什么,尤其是知道自在自为的意志即理性需要什么,则是深刻的认识和判断的结果.这恰巧不是人民的事情."(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76.
对“立法者”的法理界定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的问题。在立法学上,它要解决的是立法权的归属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它是探究“立法者原意”时究竟应该探寻谁的意志的深层追问。现在人们对“立法者”的概念使用莫衷一是,或指有权的立法机关,或指参与法案起草的专家,或指重要的立法辅助机构,或指实际起决策作用的立法机关首脑或组织。但实际上他们都没有揭示“立法者”的真实涵义。在民主政治社会中,从最本源和终极意义来讲.人民享有最终的立法决策权.人民是立法者:而在实行代议制的国家.人大代表(议员)才是实际的立法者。  相似文献   
77.
石渝 《廉政瞭望》2010,(12):19-19
1996年修订刑事诉讼法时,立法者将刑事庭审模式由法官纠问式,改成了控辩双方对抗式,无非是希望未来的刑事诉讼能贯穿以下3个常识理念,即疑罪应当从无、非法证据应当排除、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可是,14年过去了,3个理念仍未得到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78.
法律思想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立法理论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意的体现,立法是为了实现正义,而立法是来自于人民的非凡人物,他们制定法律时应遵循自由与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79.
我国科技立法概况及立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本文试图对我国科技立法的情况作一概述,并对我国科技立法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作些探讨. 一、我国科技立法概况新中国的科技立法,可以溯源于延安时代.当时的中央苏维埃政府曾在科技立法方面作了有益的初步尝试.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头17年间,在有关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的奖励、科学技术试验的管理、科学仪器的生产供应、科技人员的培养和管理等方面制定过一些法律、法规.但嗣后的10年中,整个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科技法制建设同样在劫难免.  相似文献   
80.
徐国栋 《中外法学》1991,(4):13-18,31
<正> 一法律的规定可分为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两大类.确定的规定,详尽无遗地、具体和全面地规定了权利义务承担者的行为条件,并未给司法机关运用自由裁量权来具体地、个别地调整社会关系留下余地.而不确定规定,并不对权利义务各方的行为模式和保证手段的内容和要件作十分确定的、详尽无遗的规定,而是运用模糊概念,授予司法机关以自由裁量、考虑具体情况解决问题的权力. 根据不确定程度的不同,可将不确定规定分为弱式不确定规定和强式不确定规定.法律规定是以法律概念加各种限制词、连接词和判断词为材料建筑起来的,因此,法律规定的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