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17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268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1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公示     
《政府法制》2011,(18):47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核发情况自查工作并重申有关规定的紧急通知》(《2009》299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2009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等要求,《政府法制》杂志社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已领取或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10年  相似文献   
42.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治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在国际国内造成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缓。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完善紧急救治应急硬件和软件支撑系统,正确把握危机管理紧急救治的原则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治机制,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特别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3.
紧急状态是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因而行政紧急权力的动用在特定情况下也就同样不可避免。但是何为行政紧急权力,为什么要控制行政紧急权力以及如何控制行政紧急权力,这些关乎行政紧急权力有效运行的重大问题,伴随着紧急状态立法成为我国行政法学者热议的话题。学者们对行政紧急权力的基本属性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对行政紧急权力法律控制的必要性和控制路径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加强对行政紧急权力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法律控制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4.
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涉及一个权衡将要保护的利益与实施紧急避险行为将要损害的利益之间的轻重问题。行为人在必要限度内实施紧急避险行为,因其所保护的利益大于其所造成的损害,其行为具有正义合理性。紧急避险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行为,则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45.
亦墨 《检察风云》2011,(10):96-96
适当储备避险货币 近几年,外汇市场每年平均波动幅度达到15%,利用非美元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澳元、瑞士法郎等升值,赚取"汇差",是炒汇达人的妙招。根据目前市场行情,美元兑日元汇率大起大落,受日元大量回流影响,澳元等高息货币兑日元汇率跌幅也较大。  相似文献   
46.
生命对生命法益下受胁迫杀人行为不是刑法上的受强制紧急避险,无法益侵害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都不能对生命对生命法益下受胁迫杀人行为进行出罪的合理辩护,而尊重人性并不等于纵容犯罪,生命对生命法益下被胁迫杀人行为是法律上的合罪行为。坚持合罪性,才能保证法官的中立性,避免司法者权力滥用。从实用主义角度讲,共同犯罪中"胁从犯"的法律设置不失为一种借鉴,即对生命对生命法益下受胁迫杀人行为进行定罪,但是在量刑上予以宽缓处罚。  相似文献   
47.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紧急避险被规定为是一种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职责的人。但是现阶段我们不能绝对地否定特定责任人员紧急避险的权利。同时为了避免特定责任人员借紧急避险来规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职责,应对特定责任人员的紧急避险权利作出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8.
论国家紧急权力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紧急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特别容易沦落为压迫人民的暴力工具(国家权力具有支配性和扩张性的本能可以很方便地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因而必须树立各种理念和原则并将之作为国家紧急权力的伦理基础。对于法律而言,它们具有先在性,国家紧急权力乃是以一般伦理规范的预设为前提的。其中,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紧急权力的权力基础,保障人权原则设定了国家紧急权力的终极目的,有限权力原则划定了国家紧急权力的行使范围,法治主义原则提供了国家紧急权力的行使依据,分权制衡原则体现了对国家紧急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国家世俗原则划定了国家紧急权力的最后底线。  相似文献   
49.
被迫行为是英美法系刑法中的一种合法辩护事由,我国刑法典在紧急避险和胁从犯中规定了被迫行为,但两者对被迫行为的规定是有冲突的。为有效处理这一矛盾,应取消胁从犯的规定,把被迫行为放在紧急避险中讨论,同时,应当把紧急避险放在犯罪论体系中进行讨论。在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中,主流的观点认为被迫行为是违法阻却事由,而非责任阻却事由。事实上,被迫行为应当是责任阻却事由。  相似文献   
50.
吴亚明  陈晓星 《台声》2011,(7):77-77
6月22日下午,为构建紧急救援有效机制,完善社会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建制,提高民众对生命安全的关注,由两岸各界共同推动的主题为“全民共筑生命长城暨共同搭建社会安全互助网络体系”启动仪式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举行。本次活动南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环球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