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经济法的定位与经济法学体系之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华 《河北法学》2003,21(6):37-40
回顾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经济法学体系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正确认识经济法的本质,界定经济法是政府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是正确构建经济法学体系的前提。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经济法学体系应根据现实发展而重构,有关经济法学研究的理念也应当更新。特别是要完善经济法学理论体系、注重知识经济社会对经济法发展的影响、加大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将比较法进一步引入经济法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92.
出版说明     
正中国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迄今已走过了三十余年的风雨历程,经济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得到了无可辩驳的承认。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经济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经济法的制度建设和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经济法在它的发展进程中,仍然面临着其他新兴学科所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3.
史际春教授     
正史际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家》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5年起史教授在高校法学院系任教,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经济法总论、民商法总论、企业和公司法、竞争法、消费者法等。1995年史际春教授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担任"中共中央法制讲座"《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课题组组长,2005年担任"中央政治局学习讲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经济法律制度》主讲人,2005年受聘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反垄断法审查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史际春教授的主要代表作是:《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与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批判》(1992)、《经济法总论》(1998)、《论经济法的理念》(2003)、《"问责制"研究——兼论问责制在中国经济法中的地  相似文献   
94.
现代法学中经济法学作用日益凸现是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法学价值的本质特征。传统法学注重当事人之间的公平研究,注重初次分配公平研究,是国家公权力的初次干预,是为社会提供形式上的公平。现代法学的经济法学研究不但规制形式公平问题,更重视社会公平、现实再分配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完善,通过国家公权力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对滥用权力导致的利益失衡现象进行矫正,从而为社会提供实质上的公平。  相似文献   
95.
张世君 《法学杂志》2001,22(1):43-44
网络经济的兴起为经济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 ,也带来了挑战。经济法学应当转变研究理念 ,同时要加强具体制度研究 ,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中国首届青年经济法博士论坛于2004年5月15日-16日在湖南大学召开,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信和在闭幕式上作了总结发言,中国老一辈著名经济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会长刘文华对程教授的发言作了一番论述:“在经济法基本理论各个主要方面,信和同志一直坚持着(也发展着)经济法理论的主流观点,坚持着科学的立场和方法,澄清着经济法理论方面一些引发误导的认识。此次在首届青年经济法博士论坛闭幕式上,他作了非常情真求实的总结发言,肯定了论坛的成就和民主争论的学术风气,也直率地指出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这对经济法的继续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和有利的。该总结发言中,信和同志指出: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管别人怎么说道,经济法不是怪胎是良种,不是怪论是高论。这碗饭不好吃,但一定要吃下去,走自己的路。经济法前程必定会更好。这些见解,值得深思,令人鼓舞。我坚信,经济法事业一定会向前推进!”现将程信和教授的发言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7.
<正> 经济法学是研究法律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经营过程中各组织间形成的各种关系的科学。这种关系称为经济关系,它不仅发生在领导经济中(横的关系),也发生在实现经济活动中(纵的关系)。各经济机构下属各单位之间的、以及这些下属单位与经济机构之间的各种内部  相似文献   
98.
李昌庚 《北方法学》2014,8(5):81-89
中国经济法学困境不在于以我国所定义的经济法内容本身,而在于经济法研究的经济法学出现了问题。经济法学其实是最具中国本土特色的部门法学,同时也是经济法学困境的原因所在。经济法学界研究路径转型对经济法学困境突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借鉴世界两大法系的务实禀赋,审视与检讨传统部门法划分理论,以一种非传统部门法划分理论审视经济法,包括但不限于以非传统部门法划分标准审视经济法的独立性、经济法划分的相对性、经济法回归到经济政策的法条解读或其他可能、经济法总论仅具有形式意义、经济法总论与分论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关系等,这将是中国经济法及其经济法学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99.
当前经济法教学中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交叉学科知识教育以及缺乏对学生经济法思维培养的等问题。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反对将"知"和"行"分裂开来,可以将"知行合一"作为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想基础,构建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0.
经济法的涵义主要可以基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经济法法律规范体系,它是指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经济法律,它是指调整经济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三是经济法学,它是指研究经济法法律部门的产生、发展、性质、特征及其他规律的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