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02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目的 基于二维超声剪切波测量联合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89例HLD患者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分为痰瘀互结组(44例)、湿热内蕴组(33例)、肝肾阴虚组(12例)。比较二维超声剪切波测量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N端肽\]、肝功能指标(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痰瘀互结组比较,湿热内蕴和肝肾阴虚组剪切波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湿热内蕴组比较,肝肾阴虚组剪切波速度显著降低(P<0.05),脂肪衰减系数显著减小(P<0.05)。与痰瘀互结组比较,肝肾阴虚组HA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他生化指标各证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患者剪切波速度与HA存在正相关(P<0.05)。鉴别痰瘀互结证与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与肝肾阴虚证时,以剪切波速度的诊断价值最高;鉴别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时,以脂肪衰减系数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HLD的肝肾阴虚、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证型中的肝纤维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以痰瘀互结证的肝纤维化程度更明显,与剪切波速度、脂肪衰减系数、H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术后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两组均按Selding法行TAE术,对照组单用TAE术治疗,生脉组加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果:用药10~14d,生脉组术后发热、乏力等症状较对照组轻(P〈0.05),术后白细胞降低及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TAE术具有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探究尸体CT肺动脉造影中肺动脉血栓和死后凝血块CT值的差异性,提高虚拟解剖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2019年死因明确的死后CT肺动脉造影数据,分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组(4例)、死后凝血块组(5例)和对照组(5例),对各组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内容物的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动脉血栓栓塞组、死后凝血块组的CT均值分别为(168.4±53.8)Hu和(282.7±78.0)Hu,均低于对照组CT均值[(1 193.0±82.9)Hu,P<0.05]。死后凝血块组CT均值高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组(P<0.05)。结论 在死后CT肺动脉造影检查中,CT值作为区分肺动脉血栓栓塞和死后凝血块相对客观的量化指标具有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排除肺动脉血栓栓塞死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4.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苍耳子成分、镇痛作用及毒性的影响。方法:以水浸出物、脂肪油含量及物理常数、扭体镇痛实验、毒性实验对苍耳子样品进行综合分析评定。结果:苍耳子以炒后碾去刺品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苍耳子炮制后脂肪油含量降低,物理常数及化学组分无多大变化,镇痛作用最强,毒性较小。结论:苍耳子入药以炒后碾去刺为宜,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5.
[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组、电针+ADSC组。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取大椎穴和内关穴进行电针治疗。ADSC组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细胞悬液,电针+ADSC组联合电针和ADSC移植治疗。缺血后7 d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管VEGF mRNA表达,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电针+ADSC组海马CA1区PKH26标记的细胞数高于ADSC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DSC组和电针+ADSC组NSS评分均显著降低,海马CA1区VEGF蛋白和mRNA表达及MVD显著增加(P<0.05)。其中电针+ADSC组较电针组和ADSC组NS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海马CA1区VEG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MVD计数显著增高(P<0.05)。结论 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促进血管生成,改善干细胞生存内环境,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6.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fibroid artery embolization,UFAE)后并发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阻胞宫证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Sldinger技术完成UFAE治疗。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服用活血化瘀、散结消癥类中药,对照组酌情予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变化,栓塞综合征出现的时间、程度、缓解方法及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闭经;对照组出现1例轻度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治疗组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治疗组发生盆腔疼痛的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盆腔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和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散结法治疗UFAE并发症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少,临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