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李璀 《长江论坛》2014,(4):18-22
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表征了哲学的一种基本关注。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早已自觉到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当今学术界对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所出现的物役性问题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马克思的自然主义是人本主义,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探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困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将系统论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及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的对人类主体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注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2.
民法学界存在自然主义的市场观念与非自然主义的市场观念,以及与这两种观念相对应的纯粹私法性定位的民法模式和非纯粹私法性定位的民法模式。其中,纯粹私法性定位的民法模式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立场和社会政策方面的中立化企图,及其形式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学理姿态,应当受到批判;作为法律体制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民法的立法和理论研究,必须具有更多的政策导向意识。中国民法的立法和理论,需要扬弃对市场体制和民法模式的本质主义和教条化的理解,更加积极主动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事立法政策内涵进行持续不断的解读,通过民事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参与到有关社会政策的探索和发展之中去。  相似文献   
93.
孙聪聪 《法制与经济》2008,(10):125-125,128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贯的主题,其基本涵义是强调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在泛哲学化、泛道德化的环境中,在“天人合一”世界观指导之下源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法律也体现出鲜明的自然主义精神特色。本文拟从“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所体现出的自然主义精神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
邸利平 《前沿》2009,(11):30-33
如何理解"自然"是人类认识世界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与建立在外在对立和征服前提之下的近现代"自然主义"理解范式不同,古希腊哲学考察了宇宙生成、人类灵魂和城邦生活的自然本性,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古典"自然主义"观念,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一体,而且表达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美好秩序的追寻,从而具有更加丰富、合理的理论旨趣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5.
人性观与领导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小妹 《新东方》2004,(8):24-27
“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墙上的铭文,确实是句至理名言。它警示着我们每个人要去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应该怎样去做人”,要去了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向人生成功之路前进。这也即所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意识,其  相似文献   
96.
“自然”观念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老子思想的进步性和现代意义的主要体现。本文拟从老子哲学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和返璞归真的社会理想两个方面就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7.
研究方法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实质性前提。任何学科都有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方法,对于尚不成熟的学科而言,科学的研究方法尤显重要。巴甫洛夫(И.П.ИBaиПeTpOичПaBлOB,1849—1936)在谈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大意义时指出:“无  相似文献   
98.
杨显 《新东方》2011,(6):55-58
汉代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文化现象,就是在汉代出现了无神论和有神论的争论。扬雄、桓谭和王充是宣扬无神论的重要人物。他们无神论的思想、方法和依据,不仅在汉代无神论史上大放异彩,而且对整个中国无神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9.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45):62-64
透过展览,我们将看到世界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自然而然地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纽带,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大师自身天赋与思想的结晶,还有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深思、追问和不懈探求。三十四年,白驹过隙,别梦依稀泪未干11月17日,中华艺术宫开放之后的第一个国际艺术大展——《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在首次...  相似文献   
100.
金艳 《学习月刊》2010,(6):26-27
卢梭的《爱弥尔》是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之一。该书所提出的以自然主义教育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教育界的哥白尼式革命,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